健康
2025-09-12 04:29:49
日報

健康生活|關節 肌肉 骨骼 50+的煩惱

分享:
健康生活|關節 肌肉 骨骼 50+的煩惱

健康生活|關節 肌肉 骨骼 50+的煩惱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在50歲以上會面臨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不同位置的關節痛,還有肌肉流失以至肌少症,以及骨質疏鬆等。這些煩惱不僅影響身體健康,還可能導致心理狀態和生活質素下滑。

註冊物理治療師鍾惠文博士表示,芸芸眾多的身體問題,「五十肩」可能是代表作,「五十肩學名稱為肩周炎,因多發生在50歲左右的人士(特別是女性),而廣為人知。」這是影響肩關節的常見問題,患者通常會感受到疼痛和活動範圍受限。

運動 健康生活

通過物理治療、針對性的運動計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50+的煩惱可以有效管理和改善。

運動療法助五十肩康復

病理上,五十肩是由於肩關節周圍組織的炎症和纖維化造成,令關節的滑動變得困難,導致鈍痛,特別是在早晨或特定動作時。鍾惠文指,「針對五十肩的治療包括物理治療和運動療法。物理治療師會根據患者的功能狀況制訂個性化計劃,使用電療、熱療、針灸、運動治療或手法治療等技術減輕疼痛。」同時,針對肩部的伸展和加強運動在專業指導下有助於恢復肩部功能。

退化性關節炎須強化下肢肌肉

其次,退化性關節炎是50歲以上人士的另一個常見關節問題,導致關節疼痛、僵硬和腫脹。這情況的發生是由於關節軟骨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磨損,骨頭相互摩擦,導致炎症和不適。鍾惠文認為,「針對這種情況,患者應強化下肢肌肉力量,並建議進行低衝擊的運動。此外,保持健康的體重以減輕關節壓力,也是有效的管理方法。」

adblk5
註冊物理治療師鍾惠文博士

鍾惠文指,關節肌肉問題嚴重的時候,應尋求醫生及物理治療師的建議,以獲得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肌少症影響生活質素

肌少症是近年廣受關注的50+問題。鍾惠文解釋,「肌少症是指隨著年齡增長,肌肉質量和力量減少,這會影響運動能力及生活質素。」肌少症的發生通常與荷爾蒙變化、飲食不均衡及缺乏運動有關,對年長男性的影響尤為明顯。對於肌少症患者,鍾惠文建議做力量訓練,每周至少兩次,以增強主要肌群的力量。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鈣質,結合耐力和靈活性運動,有助於改善肌肉狀態。

負重運動增強骨質

當然,骨質疏鬆也不容忽視,骨質疏鬆是指骨骼密度降低,增加骨折風險。成因主要是年齡增長導致的骨骼重建失衡,即骨吸收速度快於骨生成,這問題尤其影響50歲以上的女性及更年期的女士。處理方面,建議患者應盡早進行負重運動,如走路和力量訓練,以增強骨密度。鍾惠文提醒,50+人士應確保攝取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並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