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解碼|患乳癌必須切除整個乳房?乳房重建可助患者重拾自信 醫生解構乳癌迷治療方法
乳癌為本港第2大常見癌症,患者是否一定要接受全乳切除手術?能否保留乳房外觀或重建乳房?甚至穿上「低胸衫」?港怡醫院外科名譽顧問醫生文芷薇表示,曾有一名60多歲婦女在兒子結婚前確診管腔A型乳癌一期,需接受乳癌切除手術,最終順利完成局部切除手術,疤痕藏於乳暈位置,讓她可成功穿上已訂造的低胸「奶奶衫」。
如何治療乳癌?
乳癌為本港女性最常見癌症,每14名女性就有1名有機會罹患入侵性乳癌。文醫生指,臨床會因應患者的乳癌期數、類型去制定治療方案。病人有機會先接受乳房切除手術,或在術前進行化療、免疫治療和使用標靶藥物。至於術後常見輔助治療包括化療、放射治療(電療),及使用荷爾蒙藥物及標靶藥物等。同時會根據病理報告及患者選擇的手術種類,商量鞏固治療方案。
是否一定要接受全乳切除?
切除乳房手術主要分為兩類,包括乳房保留手術(保乳手術)及全乳房切除手術(全乳切除)。保乳手術是切除腫瘤及周邊組織,保留正常的乳房組織。再進行放射治療(電療),減低復發機會。若患入侵性乳癌,除了切除乳房腫塊,還需切除部分腋下淋巴。文醫生指,會視乎患者乳房的大小、腫瘤位置,儘量用不同方法填補缺陷,重塑乳房形狀,減少變形情況。
全乳切除通常是在乳房硬塊較大,或是乳房不同位置也有癌細胞,或已侵蝕皮膚下切除整個乳房。一般會將乳頭、乳暈一併切除,術後這些部位會明顯畸形;但病情許可下或會保留乳頭及乳暈,再配合重建手術,重塑兩邊乳房對稱度,令乳房更美觀。
術前會考慮以下三大因素,與患者商量後,制定最適合手術方案:
- 病情:根據受影響位置、癌症腫瘤的大小、患者的體型比例作判斷。
- 健康狀況:身體狀況是否適合做電療;若不適合,會建議做全乳切除手術。
- 心理因素:患者有否家族遺傳風險,並視乎患者意願:希望保留乳房,還是求安心而選擇全乳切除。
如何進行乳房重建?
乳房重建手術可分為即時重建(切除乳房期間進行)與延遲重建(完成治療後進行)。重建方法分為植入物重建、以自身肌肉組織重建,或結合以上兩種方法。乳房植入物重建手術的時間約4至5小時,對其他組織傷害較少。至於自身組織重建通常是用背闊肌、腹部皮瓣的組織,除了本身手術會留下較多疤痕,背部、腹部亦有傷口。手術一般需6小時,若牽涉接駁血管則要7至8小時。醫生會考慮各因素而決定重建方法,譬如本身皮膚可否完全保留,或受乳癌影響需切除部分皮膚。
術後康復及心理調適同樣重要
曾有一名中年婦女患上HER2乳癌,並轉移到腋下淋巴。她接受術前化療、標靶治療後再進行保乳手術;最終透過藥物殺死癌細胞,並順利保留乳房及大部分淋巴,康復進度理想。
文醫生提醒,在康復的道路上,患者身心會經歷很多轉變,還要面對後遺症、後續治療等,譬如改善「冷凍肩」問題、肌肉修復、佩戴義乳及改善手臂淋巴水腫等。除了臨床心理學家、社工等專業人士協助,也需要親友鼓勵,協助她們儘早重拾生活。

港怡醫院外科名譽顧問醫生文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