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解碼
2025-09-11 07:30:00

健康解碼|長者慢性疾病控制不當 全身可受累 心血管、腎、代謝問題互相影響

分享:
健康解碼|長者慢性疾病控制不當 全身可受累 心血管、腎、代謝問題互相影響

健康解碼|長者慢性疾病控制不當 全身可受累 心血管、腎、代謝問題互相影響

不少長者也受慢性疾病困擾,若控制不當,容易牽連其他器官,「心血管-腎臟-代謝綜合症」(CKM, Cardiovascular-Kidney-Metabolic綜合症)正是形容這種狀況,指的是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第二型糖尿病和肥胖這四種互相關聯的健康問題,如不及早控制其中一環,恐會受到全身性影響。

老人科專科醫生任展鵬表示,若在年輕時長期持續不良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加上工作勞損等因素,長年累月之下,身體器官容易出現損傷;及至年長時,身體機能衰退,患慢性疾病的風險也隨之增加。部分長者更諱疾忌醫,或無依指示適當用藥及定期覆診等,導致耽誤治療,令慢性疾病情況惡化,最終更可能因此衍生更多其他疾病。

adblk5

 

「糖、心、腎」環環相扣

以「CKM綜合症」為例,此症在本港長者身上很常見,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腎病患者,以及經常吸煙飲酒、缺乏運動、飲食不當等人士均屬高風險族群。任醫生提醒,心臟病、腎病、糖尿病及肥胖症乃互為影響。他舉例指:「心臟主要負責將血液循環到全身,腎臟主要功能包括過濾血液,排出有害物質。」心臟和腎臟互相依賴,有研究顯示,當心臟出問題,腎臟也可能受牽連,反之亦然。

任醫生指,曾有一名年約80歲婆婆患糖尿病及慢性腎病,腳腫、氣促,而且影響睡眠,一躺下已感到氣促,最終因活動能力下降而求診。診症後,醫生發現她患心臟衰竭,相信由糖尿病及腎病引發。經過藥物及物理治療後,成功去水腫、血糖及血壓受控,腎功能好轉、糖尿病受控,婆婆活動能力亦漸漸恢復。

針對CKM綜合症,需透過藥物和非藥物治療去改善。非藥物治療方面,患者需調節生活及飲食習慣,包括多做運動、飲食要少鹽少油少糖等。藥物治療方面,以往會分別處方三類藥物,分別治療心臟病、糖尿病、代謝綜合症,近年則有新型藥物可同時治療多種病症。

 

治療需具全面性

任醫生表示,現時醫學界提倡用以下藥物治療CKM綜合症:SGLT2 抑制劑,屬於新型口服降血糖藥,可以控制糖尿病,並可改善心臟及腎臟功能;GLP-1受體促效劑,可治療糖尿病並控制體重;ACE抑制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RB藥物(血管張力素II受體阻斷劑),可改善心臟及腎臟功能,並控制蛋白尿。但他提醒,新型藥物雖可同時處理多種疾病,但各有不同副作用,患者需留意自身狀況,若有疑惑,應詢問醫生意見。

adblk6

任醫生認為,長者控制慢性疾病的成效普遍不理想,主因或可能與他們的求診意識較薄弱、藥物依從性較差等有關。他叮囑長者要注重生活及飲食習慣、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例如驗蛋白尿),尤其要監測血壓、血脂及血糖水平、控制體重,並要留意活動能力是否變差,有沒有腳腫、氣促問題。若發現身體出毛病,應盡早求醫檢查,並定時服藥、定期覆診。

老人科專科任展鵬醫生

老人科專科任展鵬醫生

ADVERTISEMENT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