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10-24 04:29:45
日報

心房顫動難察覺 中風機會較常人高5倍 很多患者不自知 切勿輕視!

分享:
中風

有高血壓及房顫患者,中風的機會較一般人高5倍。

 「中風」於香港常見致命疾病中排行第四,以往多被視為老人病的一種,但隨著都市人生活習慣的改變,青年人的中風發病率亦有上升趨勢。當中患高血壓及心房顫動(房顫)的患者要特別注意,因房顫患者的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5倍,然而,不少人對心房顫動認識不足,或沒有認真看待。宜養成恆常測量的習慣,一但發現問題可及時求醫接受治療,減低引致嚴重併發症及致命的風險。

中風與高血壓及心房顫動關係十分密切,因長期高血壓意味心臟需要更用力去將血液泵送到全身,從而增加心臟負荷,導致心肌變厚(左心室肥厚)或僵硬,心臟因而不能正常收縮及舒張,干擾到心臟正常電訊傳導,令心律不正的機會大大增加。有大量研究結果都顯示,近九成患心房顫動的患者同時有高血壓問題。而房顫也是常見的心律不正的症狀之一,雖然大多數患者的心房顫動並無徵狀,因而難以及早發現。但亦有部分患者會出現包括心悸、心跳過快、運動時氣喘及腳腫等症狀。

adblk5

房顫形成血塊 阻塞血管可引致中風

房顫會導致心房跳動不規律影響正常血液循環,有機會導致部分血液於心臟滯留並形成血塊,當血塊脫落並隨血液流動到腦部時,便有機會堵塞血管,引發缺血性中風。現時香港約有三分一缺血性中風個案都是由房顫引起,其嚴重程度及死亡率更是所有缺血性中風病因之冠。

長者 血壓

長者宜養成家居恆常檢測的習慣,如發現異常可及早接受治療,降低中風及心血管疾病風險。

高危族宜定期檢測 早發現早治療

由於長期高血壓可引致心房顫動,而房顫則會提高中風的風險,故高血壓患者應定期進行檢測,並按照醫囑積極控制血壓,以減低中風的機會。65歲以上人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肥胖、肺病、甲狀腺疾病及睡眠窒息症者,都屬於房顫的高危人士,由於房顫患者可能沒有明顯不適,即使患上也不易察覺,故建議定期身體檢查外,更應養成恆常在家中測量的習慣,透過規律的脈搏或心電圖測量,有助及早發現異常,從而可及早接受治療,降低因房顫引發中風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坊間大部分電子血壓計都有測量心律不齊的功能,然而心跳過快或過慢都屬於心律不齊,並不代表用家有心房顫動。近日市面推出一款全新一代的家用心房顫動血壓計,採用先進的AI分析技術。只須簡單按一下鍵,一個步驟,即能測量血壓,更能在家中篩檢出心房顫動 (AFib),當發現有心房顫動 (AFib) 的風險時,會即時顯示提示。早期檢測出心房顫動可降低66%的中風風險。

銷售點: SOGO 崇光百貨(銅鑼灣、啟德)、Wing On 永安(上環總店、彌敦道店)、Mannings 萬寧(藥房)、Fortress 豐澤、Broadway 百老滙、友和 Yoho、Just Med 真善美、Cheers Gallery 卓思廊、CMK 張毛記及 New Star eShop

adblk6

查詢熱線: 2796 2907
按此了解更多

追蹤am730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