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沒有留意,家中長者經常把電視音量扭得愈來愈大,又或說話也愈來愈大聲,甚至與人傾談時牛頭不搭馬嘴。這些可能是聽力退化的表現,及早發現及處理,不但可以讓長者繼續聽清楚,更可以減低失智的風險。
5種聽力退化徵兆
聽力衰退通常都是漸進式惡化,長者不會突然完全聾掉,卻有不少蛛絲馬跡可以提醒身邊人留意,包括:
- 聲音變得模糊:說話時如戴了口罩,尤其在人多吵雜的地方特別聽不清楚,明明對方講得很清楚,卻只能含糊點頭硬撐。
- 聽不到高頻或低頻聲音:如聽不到孩子細細的聲音、無法聽清楚音樂裡的高音,或是對方壓低聲音講話就像是進入靜音模式。
- 調高音量仍聽不清楚:如果家人投訴電視聲浪太大,但長者只覺得「啱啱好」,又或者手機的音量愈開愈大卻覺得不清楚,便可能是聽力出了問題。
- 耳鳴或耳內噪音感:出現別人聲不到的聲響,在安靜時特別明顯。除了是聽力退化的前兆,也可能與壓力、耳疾有關,一定要檢查清楚來源。
- 聽力疲勞、腦力耗盡:認真聽人講話卻常常聽不懂、需要腦中拼拼湊湊才能理解,長期下來會使人覺得煩累、想逃避社交,這便是聽力疲勞,也是退化型聽力損失常見症狀之一。
助聽器改善生活質素
外國研究顯示,有聽力障礙的長者,出現認知功能退化風險較一般人高24%, 所以聽不清楚時就要求助,愈早發現和愈早處理,例如利用助聽器,可以恢復長者的聽覺,改善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