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4-03-15 09:00:00

拆解「周邊動脈血管疾病」加強警覺防截肢

分享:

周邊動脈血管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是一種嚴重血管疾病,一直被醫學界認為是全球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的問題。1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致,1常見於下肢,275歲或以上的人中,其預計的患病率範圍為1325%1有香港研究亦發現,在曾經發生血管事件、現時出現血管疾病的徵狀、及將來出現血管事件風險增加的患者中(如年齡在55以上並有至少兩項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患者中),有徵狀患者的患病率為32.7%,有致血管疾病因素的高危人士的患病率為20.3%3患上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的風險與後果高於估計,惟周邊動脈血管疾病早期可能並無徵狀,4但如未及時治療,有機會導致截肢及其他嚴重後遺症!5

典型徵狀並非人人有 患者不易察覺

血管外科專科醫生陳廣迅醫生透露,周邊動脈血管疾病常與其他動脈粥樣硬化疾病,如冠狀動脈疾病及腦血管疾病有關。6一般而言,周邊動脈血管疾病引起的組織缺血常見於下肢,當有斑塊堆積在周邊動脈血管,或血管硬化造成狹窄、阻塞,而導致下肢組織無法獲得充足的血液、氧氣與養分,引起組織缺血與壞疽等,即周邊動脈血管疾病。2「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的一個徵狀是間歇性跛行,即在行走或運動時出現下肢疼痛或乏力,但休息後徵狀可以緩解。然而,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這種典型的徵狀,而造成病情可能被忽視。7而且,很多患者沒有徵狀,即使出現徵狀的患者,也可能會認為這是正常的衰老過程。8」另外,相關徵狀亦可能與其他疾病如髖關節炎、膝蓋骨關節炎或脊椎狹窄混淆。9

病患四大階段 細心現端倪

周邊動脈血管疾病主要分為4個階段:4

1階段:無徵狀患者*患者無徵狀,血管未完全阻塞。

2階段:出現跛行*走路多於200米後出現跛行,惡化至走路少於200米後亦出現跛行。

3階段:休息的時候也能感覺疼痛(大多數位於腳部)。

4階段:壞死和/或壞疽

高危族群宜多加注意

陳廣迅醫生表示,周邊動脈阻塞的成因多來自動脈粥樣硬化,也就是脂肪斑塊在血管中堆積,使血管變得狹窄或甚至堵塞。8在少數情況下,患者也可能因為暴露於輻射而導致周邊動脈血管疾病。10另外,長者、吸煙人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人士,肥胖人士、或家族成員中有罹患周邊動脈血管疾病人士,俱為高危一族,宜多加注意。2,11

談到治療方法,陳廣迅醫生指出,治療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的目標是紓緩徵狀、改善日常活動能力、提升生活質素、以及降低心腦血管事件和截肢的風險。這些目標可透過改變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來達成。如果這些方法無效,則考慮外科治療。12

  1. 改變生活方式:透過戒煙、飲食調整、增加運動等方式,可以改善周邊動脈血管疾病徵狀。要注意減少攝取飽和脂肪,控制血壓、血糖、膽固醇。2,11
  2. 藥物治療:醫生可能會處方藥物來降低血壓、血糖、血脂、 減少血小板凝聚等,以減少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抗凝血劑和抗血小板藥物在治療周邊動脈疾病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4, 11 ,13
  3. 血管介入治療:這是一種令狹窄或阻塞的血管重新疏通的治療方法,包括血管內支架放置、 動脈球囊成形術等。12
  4. 手術治療:在某些情況下,如因嚴重徵狀而血管介入治療又未能奏效,需要接受血管繞道手術進行血管重建。12
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的一個徵狀是間歇性跛行,即在行走或運動時出現下肢疼痛或乏力,

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的一個徵狀是間歇性跛行,即在行走或運動時出現下肢疼痛或乏力。

健康生活形態 抗病不二法門

陳醫生更表示,對抗周邊動脈血管疾病,最好就是做好以下幾件事……

健康飲食:選擇對心臟有益的飲食,包括水果、蔬菜、全穀類食物,並建議減少飽和脂肪、鹽、添加糖、及酒精的攝入。2,12

戒煙:戒煙是預防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的重要步驟。吸煙不但增加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且令徵狀更趨嚴重。11 如患者煙癮嚴重,可尋求醫生或專業戒煙輔導來幫助你戒煙。12

適度運動:恆常的身體活動對於周邊動脈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很重要。2經常做運動有助於控制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壓、超重或肥胖。每個人適合的運動強度不同,在開始運動前,請諮詢醫生的意見。12

注意足部護理:如果周邊動脈血管疾病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更要特別注意足部護理。應定期檢查足部是否有皮膚損害。出現神經線病變的患者,應穿著適合的保護鞋襪。4

堅持服食醫生處方的藥物:遵從醫生的建議,持續使用醫生處方的藥物, 如抗凝血劑、抗血小板藥物、以及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的藥物。14

壓力管理:研究顯示,工作壓力有增加因周邊動脈血管疾病入院的風險。學習應對壓力的方法,放鬆自己、睡眠充足、增強應對問題的能力可改善身心健康 12,15

血管外科專科醫生陳廣迅醫生

(本健康專題由拜耳醫療保健有限公司全力支持)

PP-XAR-HK-0325 (01/2024)

 

參考資料: 1. Song P, et al. Lancet Glob Health. 2019;7: e1020–30. 2.Mayo Clinic.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 21 June 2022. Available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peripheral-artery-disease/symptoms-causes/syc-20350557. [Accessed 9 October 2023]. 3. Lam ACK. HK Pract. 2004; 26: 382–91. 4. Frank U, et al. Vasa. 2019;48(Suppl. 102):1–79. 5. Swaminathan A, et al. Vascular Health and Risk Management. 2014;10: 417–24. 6. Aday AW and Matsushita K. Circ Res. 2021; 128(12): 1818–32. 7. Hirsch AT, et al. JAMA. 2001; 286: 1317–24.  8. Beaufort Memorial Hospital. Don’t ignore your leg pain. 26 September 2018. Available from: https://www.bmhsc.org/blog/pad-dont-ignore-your-leg-pain. [Accessed 9 October 2023]. 9. Criqui MH, et al. Circulation. 2021; 144: e171–e191. 10. Yang EH, et al. Front Cardiovasc Med. 2021; 8:652761. 1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 19 December 2022. Available from: https://www.cdc.gov/heartdisease/PAD.htm. [Accessed 8 November 2023]. 12. NIH.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Treatment. 24 March 2022.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hlbi.nih.gov/health/peripheral-artery-disease/treatment. [Accessed 5 December 2023]. 13. Gottsäter A. Front Cardiovasc Med. 2021; 8: 773214. 14.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AD. 2 June 2021. Available from: https://www.heart.org/en/health-topics/peripheral-artery-diseas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pad. [Accessed 8 November 2023]. 15. Heikkilä K,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0;9: e013538.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