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10-17 04:30:42
日報

拆解飲食迷思 助減肥降膽固醇

分享:
拆解飲食迷思 助減肥降膽固醇

拆解飲食迷思 助減肥降膽固醇

許多人為降低膽固醇而刻意避開所有美食,認為餐餐清淡才是正解;又或為減重而日復日只吃白烚雞胸,誤以為是達標捷徑。這些常見飲食觀念不僅讓飲食變得枯燥,甚至可能影響新陳代謝與營養平衡。屈臣氏註冊營養師林頌雅指出,真正健康飲食並非痛苦戒律,而在於「聰明選擇」和「均衡搭配」。

迷思一:食得愈清淡愈能降膽固醇

事實上,人體約七至八成膽固醇由肝臟自行製造,因此單靠戒食高膽固醇食物(如蛋黃、海鮮等)對降低「壞膽固醇」效果有限。林頌雅表示,更關鍵是控制飲食中的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

• 飽和脂肪︰動物肥肉及皮層、牛油、全脂奶及其製品、棕櫚油、椰子油及椰子製品(如椰汁、椰絲);

• 反式脂肪︰常見於使用氫化植物油製作的煎炸及烘焙食品,包括人造牛油、起酥油、餅乾、脆片、曲奇餅、炸薯條、蛋糕、餡餅、植脂奶粉。

這些壞脂肪會刺激肝臟製造更多膽固醇。若常吃麵包、餅乾等食物,即使飲食看似清淡,同樣可致膽固醇超標。

林頌雅指真正有效的降膽固醇與減重策略,在於營養均衡與聰明選擇。

林頌雅指真正有效的降膽固醇與減重策略,在於營養均衡與聰明選擇。

4招改善膽固醇

1. 聰明選擇好脂肪取代壞脂肪︰限制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攝取量,應以適量不飽和脂肪(如牛油果、堅果、橄欖油、深海魚)代替。每日建議攝取250至500毫克EPA和DHA(約半隻手掌大小的三文魚柳),以及1克ALA(約一湯匙奇亞籽)。前者屬人體必需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來自油脂較高的魚類;ALA則屬Omega-3脂肪酸的形態之一,部分可轉化為EPA及DHA,主要來源為植物性食物。

2. 增加水溶性纖維的攝取量︰水溶性纖維可與油脂物結合並排出體外。建議每日攝取5至10克水溶性纖維,來源包括燕麥片、燕麥糠、水果肉、木耳、秋葵和乾豆類等。

3. 減少攝取添加糖︰過量糖分會增加肝臟合成膽固醇,應限制進食含糖飲料、甜點及加工食品。

4. 攝取添加植物固醇的食物︰植物固醇有助阻止腸道吸收膽固醇。建議每日2至3克植物固醇,如選擇添加植物固醇的食品(如奶粉、植物奶、乳酪等)。
 

adblk5
想改善膽固醇,應用好脂肪取代壞脂肪。

想改善膽固醇,應用好脂肪取代壞脂肪。

迷思二:減重=只吃白烚雞胸

白烚雞胸雖是優質蛋白質,有助飽足感與維持肌肉,但長期依賴單一食物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足、代謝減慢,甚至引發暴食行為,影響減重進度。林頌雅認為,減重關鍵在於均衡飲食與聰明選擇,而非依賴某種「神奇食物」。
減重3大策略

1. 飲食多樣化,均衡搭配︰除雞胸肉,亦可選擇瘦肉、海鮮、豆腐、魚及蛋等低脂蛋白質食物。多樣化飲食有助減低暴食風險。搭配蔬菜、全穀類與健康脂肪,有助提升飽足感及穩定代謝。

2. 掌握聰明選擇的原則︰優先選擇高營養密度的原型食物(如糙米、藜麥、深綠色蔬菜、豆類與深海魚)。避免高糖、高鈉、高脂肪食物及加工食品。應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如燕麥、紅米、蓮藕),有助穩定血糖,減少脂肪合成。

3. 改善生活習慣,穩定情緒狀態︰壓力、焦慮與睡眠不足會干擾荷爾蒙分泌(如皮質醇、瘦素、飢餓素),增加食慾與脂肪儲存傾向。建立規律作息,包括充足睡眠及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有助穩定荷爾蒙、控制食慾並提升基礎代謝率。

減重3大策略

1. 飲食多樣化,均衡搭配︰除雞胸肉,亦可選擇瘦肉、海鮮、豆腐、魚及蛋等低脂蛋白質食物。多樣化飲食有助減低暴食風險。搭配蔬菜、全穀類與健康脂肪,有助提升飽足感及穩定代謝。

2. 掌握聰明選擇的原則︰優先選擇高營養密度的原型食物(如糙米、藜麥、深綠色蔬菜、豆類與深海魚)。避免高糖、高鈉、高脂肪食物及加工食品。應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如燕麥、紅米、蓮藕),有助穩定血糖,減少脂肪合成。

3. 改善生活習慣,穩定情緒狀態︰壓力、焦慮與睡眠不足會干擾荷爾蒙分泌(如皮質醇、瘦素、飢餓素),增加食慾與脂肪儲存傾向。建立規律作息,包括充足睡眠及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有助穩定荷爾蒙、控制食慾並提升基礎代謝率。

ADVERTISEMENT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