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近視藏失明隱患
近視太深可能會成為健康隱患,甚至有失明風險。因為深近視可能導致視網膜脫落。眼科專科醫生王嫣宜強調,「近視愈深,視網膜脫落的風險就愈高,視網膜脫落就如一個無聲的殺手,可能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逐漸侵蝕視力。」
深近視風險
王嫣宜指出,深近視通常指屈光度在600度以上的情況,這類患者的視網膜脫落風險較高,「眼球愈長,視網膜愈薄,玻璃體的拉扯可能導致視網膜穿孔,最終造成脫落。」特別是病理性近視患者,他們的眼球特別長,視網膜通常特別薄,風險更大。「這類患者要特別注意視網膜的健康狀況,定期檢查是預防的關鍵。」此外,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尤其是在發育期間的小朋友,會使近視加深,從而間接增加視網膜穿孔的風險。
王嫣宜提醒,深近視人士應定期檢查眼底問題,以便及早發現潛在的眼疾。
捽眼出大事!
除了近視本身,還有多種因素可能誘發視網膜脫落。王嫣宜指出,「眼睛受到創傷、濕疹、眼睛疾病,以及經常捽眼睛都會增加風險。」深近視患者在運動方面也應謹慎。「高衝擊或劇烈運動,如跳水、浮潛、笨豬跳、舉重、坐過山車和碰撞類球類運動,都應避免。」這些活動可能導致眼壓變化,影響玻璃體,從而增加視網膜脫落的風險。
3症狀要求醫
對於視網膜脫落的早期症狀,王嫣宜提醒大家要高度警覺,「如果出現大量飛蚊、閃光,或視野有黑影,應立即就醫。」如果出現疑似症狀,她建議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以防視網膜和玻璃體牽引,並小心不要捽眼或大力擰頭,以保持情況穩定。
高衝擊或劇烈運動,如跳水、浮潛、笨豬跳、舉重、坐過山車和碰撞類運動,均可能誘發視網膜的脫落。
恐致失明
王嫣宜補充,「視網膜脫落通常不會伴隨疼痛,但會明顯影響視力。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視力損害。」視網膜脫落也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例如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這會導致疤痕組織牽引視網膜,進一步引發脫落,嚴重情況下甚至可能造成眼球萎縮或失明。因此,深近視人士應定期檢查眼底問題,以便及早發現潛在的眼疾。王嫣宜建議,「若眼睛沒有異常,一年檢查一次即可。」
治療與術後處理
當發生視網膜穿孔時,王嫣宜介紹幾種治療方法。「可以使用激光圍住穿孔,防止玻璃體液滲入,以免脫落,在門診也可完成。」如果情況發展到視網膜脫落,則須進行手術治療,最常用的是玻璃體切除術,會在眼睛加氣體或硅油填充,並在特定情況下做鞏膜鞏固術。
術後,患者需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在氣體填充的情況下。「患者須保持特定坐姿,並避免坐飛機,以免因高壓環境影響眼內氣體的膨脹;而劇烈運動也要盡量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