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掀起一股「辣」風,麻辣火禍、辣味燒烤、韓式辣湯等都很受歡迎,但有些人吃辣後出現痔瘡大爆發,以為要從此告別辣味。但原來吃辣並不會直接導致痔瘡的發生,而是吃辣後腸道受刺激加快蠕動,於是導致腹瀉,肛門受排便次數增加及頻繁用力的刺激,腹壓因而有所改變,最終加劇痔瘡症狀。
灼熱感與發作感覺相似
事實上,吃辣會引起痔瘡是一個常見的謬誤,痔瘡的真正成因主要來肛門靜脈長期受壓或循環不佳,導致血管擴張、腫脹,進而形成痔瘡。而吃辣後排便的灼熱感與痔瘡發作感覺相似,所以讓人誤以為兩者有關。至於吃辣後痔瘡爆發則與辣食影響腸道及排便所致。
雖然吃辣不會令人患上痔瘡,但腸胃敏感的人應注意食用量,避免因腹瀉造成肛門壓力增加,增加患痔瘡的機會。
良好排便習慣為關鍵
預防痔瘡的關鍵,在於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因此日常飲食應攝取足夠纖維,如蔬菜、水果和全穀類,並且飲用足夠的水,以促進腸道健康。同時也要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久站,配合適度的運動,幫助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都能幫助減低痔瘡的發生或惡化。
如果被痔瘡困擾或是經常反覆發作,便應盡早求醫,提供適當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