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2-10-26 07:30:00

疫下成為「外賣族」?小心糖尿病風險!

資料由客戶提供

分享:

據醫管局資料顯示,全港有逾70萬糖尿病患者。疫情下,方便快捷的外賣成為不少人的選擇。怎樣才可以吃得健康?在抗疫期間,市民外出運動的時間亦相對減少。這些因疫情而改變的生活習慣,隨時構成糖尿病風險!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黃卓力及註冊營養師李淑玶(Mimi)為你提供專業意見。

不良飲食習慣增糖尿風險

香港人生活忙碌,有時吃外賣是在所難免。不過長期攝取過量脂肪,會導致肥胖問題!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黃卓力指,肥胖會導致身體出現胰島素阻抗,令血糖上升。選擇食物時應以低脂、少鹽少糖為原則,並補充足夠膳食纖維,可延長身體吸收碳水化合物的時間,減低對胰島素的要求及穩定血糖。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 黃卓力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 黃卓力

黃醫生補充,除不良飲食習慣外,年紀增長(45歲或以上)、有家族遺傳病史或長期病患(如高血壓、高膽固醇或多囊卵巢症等),均屬危險一族。

年輕化勿輕視!及早檢查揪出危機

研究指,香港1839歲年齡層人士中,大約每6個人就有1個處於初發糖尿病的時期,年輕化趨勢絕對不容忽視!糖尿病初期的病徵不明顯,容易被忽略,令不少人患病而不自知。黃醫生建議:「35歲或以上人士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有助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初期的糖尿病進展成糖尿病。」

一旦血糖控制不理想,或會引致其他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及中風等)、糖尿上眼、糖尿腎病及糖尿腳等,後果可大可小!

生活調整配合藥物 雙管齊下

患者要控制好病情,應養成恆常運動習慣。建議每星期進行至少3天中等強度運動,以達至每星期累積最少150分鐘運動,有助增加血糖吸收,減低身體對胰島素的阻抗性,達至控糖效果。即使疫情下有環境限制,亦可嘗試有氧及肌肉訓練等家居運動。如改善生活習慣後仍未能控制血糖水平的話,建議可配合藥物治療。現時口服糖尿藥物有不少選擇,其中有藥物能幫助抑制腸促胰島素的分解,在血糖高時發揮降糖作用,改善血糖水平。與某些傳統藥物相比,更減少引起低血糖及體重增加等副作用。黃醫生亦再次提醒,定期檢查尤其重要,及早發現更有利控制病情。

營養師:飲食控制有妙法

長遠要控制糖尿病情,患者須從飲食習慣着手。註冊營養師李淑玶(Mimi)表示定時定量進食是關鍵,「有些病人誤解少吃一餐會有利控制血糖指數,但實際上有可能反導致血糖過低問題,而一餐中進食過量,血糖指數亦會飆高,穩定血糖水平很重要。」

另外,維持均衡及多元化飲食絕不可少。Mimi指,患者無須特意避免澱粉類食物,每餐可適量進食五穀類,例如燕麥、糙米、藜麥、豆類等高纖澱粉食物。盡量選擇新鮮食材,避免食用含多種調味料的加工食品,減低過量攝取鹽、糖的機會。

Ad Block
註冊營養師 李淑玶(Mimi)

註冊營養師 李淑玶(Mimi)

不少人認為外賣食物難與健康共存,其實只要懂得精明選擇,外賣都可以吃得健康!以下為Mimi的健康選擇小貼士:

  • 選擇低脂烹調的食物:蒸、少油煎炒、白灼、少汁醬和避免選擇有炸漿的食物。
  • 主動要求餸菜和飯麵分開擺放:減少攝取餸菜中的汁醬和油分。
  • 選擇有蔬菜的款式或多加一份菜:確保攝取足夠纖維。
  • 避免餐湯:例如高脂肪的骨頭湯或忌廉湯等。
  • 低升糖之選:紅糙米飯較白飯和粥佳;生麵、意粉取代米粉、河粉等。
  • 節制飲食:進食適合自己的份量。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