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癌症
2023-06-30 04:30:36
日報

婦科|周期不正常 小心子宮內膜癌

分享:
周期不正常 小心子宮內膜癌

周期不正常 小心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是子宮體癌最常見的類型,佔約九成個案。而子宮體癌在過去10年間新症數目急增七成,達1,186宗,更進佔本港女性最常見癌症第四位,不能忽視。近年晚期子宮內膜癌的治療有所突破,最新研究更指出聯合標靶免疫治療可延長存活期達四成半。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潘智文指,子宮內膜即是女士每月經期都會增厚和脫落的部位,若過程出錯或有病變,便可能發展成子宮內膜癌,「至於子宮肌肉層出現癌症的話,則會稱為子宮肉瘤。」

勿忽視異常出血

若患上子宮內膜癌,會有異常出血和疼痛的徵狀。潘智文解釋,「異常出血會在九成患者身上出現,如經血變多、更年期後出血、周期不規則等,部分患者會出現帶血絲和異味的分泌物。另外,由於腫瘤壓迫周邊組織,會造成下腹痛、小便或性交時疼痛等。」惟患者或忽視出血問題,例如最常見的45至65歲患者,或以為接近更年期出血不規則而置之不理,年輕女性則以為只是經期欠規律。

肥胖遲生育增風險

對於發病率的上升趨勢,潘智文認為與人口老化、女性較遲生育或不生育、肥胖人口增加有關,「肥胖和月經周期總數增加,都會令體內雌激素水平上升而增加風險,其他如糖尿病、家族病史、曾患子宮內膜增生、乳癌或卵巢癌都屬風險因素。而使用口服避孕藥、植入非激素子宮環及懷孕,都可減低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

子宮內膜癌

潘智文(左)及方嘉儀(右)。

子宮內膜癌

維持健康體重,可減子宮內膜癌風險。

晚期治療突破

幸而本港子宮內膜癌的新症,大部分確診時屬第一期,然而亦有約10%患者已是第四期,過往研究指5年存活率只有17%。潘智文表示,「近年治療方法有新突破,結合免疫治療和標靶治療,協同效應更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免疫治療重新激活免疫系統殲滅癌細胞的能力,而標靶治療針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及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GFR)的靶點,多角度抑制癌細胞及其血管生長。

Ad Block

針對非高微衛星不穩定或錯配修復基因完整(即並非DNA複製錯誤修復系統出問題,佔七至八成個案)的晚期患者,第三期國際臨床研究發現,聯合標靶免疫治療對比化療,整體存活期中位數可延長四成半至18個月;無惡化存活期亦延長七成至6.7個月;客觀緩解率達32.4%,近半患者病情穩定。

回復日常生活

曾有74歲子宮內膜癌復發患者,在外國接受3線化療亦未能控病,並有陰道出血、咳嗽及氣促徵狀。回港求醫轉用聯合標靶免疫治療,3個月後徵狀明顯改善,可回復日常生活,用藥4個月後所有腫瘤均有所縮小。

Ad Block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表示,「聯合標靶免疫治療成效理想,惟藥費高昂,雖有社區藥房提供資助,仍希望政府能夠銜接將相關治療納入藥物名冊,並加入關愛基金,減輕患者的經濟壓力。」潘智文提醒,女士應養成運動習慣維持健康體重,欲紓緩更年期徵狀時與醫生商討用藥安排,以減低患癌風險;一旦發現子宮內膜出現任何病變,要及早治療。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