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前貼膠布止鼻鼾恐增窒息風險?醫生揭5大鼻鼾阻塞源頭
止鼻鼾的偏方是否真的有效?有醫生指,外界一些偏方如睡前貼膠布等的方法,可能未必每個人也適用,甚至可能會增加窒息風險,而且每個人的阻塞源頭點不同,未必封上嘴巴就可以有止鼻鼾的功效。醫生指出,每一種阻塞情況都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如果出現5大症狀,就建議找醫生檢查,才能量身打造有效的治療方案。
睡前貼膠布止鼻鼾恐增窒息風險?
耳鼻喉科醫生蔡明劭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有人向他反映,枕邊人說他鼻鼾聲音極大還會喘,有時半夜被吵醒多次。他聽說朋友因鼻子過敏去做手術後不再打鼻鼾,所以問醫生自己是否也應該開刀,更問醫生有人推薦用膠布封住嘴巴來止鼻鼾是否真的有效。蔡醫生指,這些說法聽起來很吸引,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簡單。打鼻鼾的治療並沒有單一的通用療法,這正是其挑戰性所在。
蔡醫生解釋指,打鼻鼾的根本原因在於氣道狹窄及其震動。當入睡時,上呼吸道的肌肉會放鬆,若氣道狹窄或塌陷,空氣通過時就會產生震動聲,即我們熟悉的打鼻鼾現象。如果氣道不僅變窄,還會反覆塌陷導致完全阻塞,那可能就不只是單純的打鼾,而是患有阻塞型睡眠睡眠窒息症。可能導致睡眠片段化、白天疲憊、夜間頻尿、記憶力下降,甚至增加心血管風險的嚴重疾病。
5大上呼吸道的阻塞點
許多人認為只要治療鼻子或封住嘴巴就能解決打鼻鼾問題,但實際上,打鼾的阻塞點可能發生在多個部位,包括:
- 鼻腔:如鼻中隔彎曲、鼻甲肥大
- 軟顎與懸雍垂:即小舌頭
- 扁桃腺:如果肥大會堵住氣道
- 舌根:後倒可能阻塞氣流
- 咽喉肌肉鬆弛或下顎後縮
蔡醫生指,每一種阻塞情況都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如果沒有經過專業評估就隨意貼嘴巴或不加區分地動手術,可能會適得其反,延誤正確的治療,甚至增加窒息的風險。
5大有效的治療始於評估
蔡醫生提醒,如果你有以下症狀:
- 長期鼻過敏
- 睡覺時打鼾、喘氣或憋氣
- 白天感到疲倦,早上口乾或頭痛
- 夜間頻尿、記憶力變差
- 枕邊人抱怨你打鼾聲音震天響
就建議尋求熟悉睡眠醫學的專科醫師進行評估。透過睡眠檢查、鼻咽內視鏡及結構影像檢查,找出阻塞的真正源頭,才能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