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瘤勿用手擠 隨時發炎
粉瘤可能大家都聽過,甚至患上過,但未必知道它內裡到底是甚麼。外科專科醫生陳永康表示,粉瘤的學名為「表皮樣囊腫」,雖然屬良性也不會演變成惡性腫瘤,但仍有可能引致炎症、膿瘡,患者應諮詢醫生是否需要及早處理。
粉瘤十分常見,常生長在面部、頭皮、胸部或背部等皮脂腺較多的部位。因擠壓它時會滲出灰白色粉狀分泌物,故被稱為粉瘤。陳永康指,「粉瘤一般為單個,但有時候也可以在身體不同部位同時出現多於一個的粉瘤。」

陳永康指粉瘤屬良性,不會演變為癌。
皮脂腺出口受阻而形成
粉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皮脂腺出口管道受到阻塞,令皮脂分泌物積聚,形成囊腫。「也有些個案,是因為做手術時皮膚受到創傷,在傷口癒合過程中表皮細胞進入了真皮層而導致囊腫出現。」陳永康稱,「一般來說,粉瘤會在皮膚表面凸起並呈圓形粒狀腫塊,大小由數毫米至數厘米不等。最大的特點是,腫塊的中央常會見到一個黑點,那便是皮脂腺孔被堵塞的地方,若擠壓它會在黑點處滲出灰白色的粉狀分泌物,並常帶有腐臭味。」
不會變惡性
粉瘤的生長速度緩慢,很多時沒有病徵,多為患者自己或做身體檢查時偶然發現,又或因腫塊開始增大,引起不適或疼痛而求醫,才發現粉瘤。陳永康續指,「粉瘤雖然是良性,不會演變成惡性腫瘤或皮膚癌,但由於內裡充滿皮脂分泌物,容易被細菌感染而引起發炎,出現紅、腫、熱、痛等炎性反應,如處理不當可以惡化成膿瘡並潰破。所以一旦證實有粉瘤,應詳細諮詢醫生是否需要及早處理。」

粉瘤內為皮脂分泌物。
根治須做手術
手術切除為根治粉瘤方法,一般外用藥膏或口服藥物都不能有效治療粉瘤。陳永康表示,「手術應盡可能將囊腫完整切除,因如果切除後有囊壁殘留,粉瘤較容易於同一位置復發。」在沒有發炎的情況下,手術一般可在診所內以局部麻醉方式進行,然後用針線縫合傷口。若粉瘤已有細菌感染和發炎,則未必是手術的最佳時間,應先以抗生素控制炎症,待炎症消退後才安排手術。此外,如粉瘤嚴重發炎並形成膿腫,則要做緊急手術切開「放膿」(引流),而且術後傷口不能縫針,需要定時清洗傷口,讓傷口慢慢自然癒合,需時較長。
勿針刺粉瘤
如懷疑皮膚出現粉瘤,切勿用力擠壓;即使粉瘤因太大或碰撞等原因而穿破,滲出分泌物,也不建議再用力把其他分泌物擠出,陳永康強調,「這樣非但不能改善情況,反而可能令皮膚出現傷口,令發炎愈來愈嚴重,增加受感染的風險,並容易在皮膚形成疤痕。有些人選擇用針去刺穿粉瘤,同樣不建議,最好還是諮詢醫生作適當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