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9-10-22 05:00:00

胃痛勿輕視 及早檢查對症下藥

分享:

五十多歲的陳先生近年來一直有胃痛毛病,但每次都自行購買中和胃酸的胃藥及非類固醇消炎藥服用,以為病徵消退就等於痊愈,結果「不斷復發」,直到近日胃痛加劇且「屙黑屎」(大便帶血),最終須入院治療。本來可治愈的胃病問題,因不正視病情而演變成胃出血,後悔莫及。

 

羅兆棠指不正視胃部毛病,或致胃出血等嚴重問題。

羅兆棠指不正視胃部毛病,或致胃出血等嚴重問題。

胃病是常見的都市疾病,縱然個案不斷上升,但市民大多不以為然,甚至會有「唔理佢就會好返」的謬誤,結果苦了自己。腸胃肝臟科醫生羅兆棠指,不論哪一種胃病也好,患者都有可能出現胃痛、肚脹、胃氣、消化不良、貧血、嘔吐、進食吞嚥不下,甚至大便帶血等病徵,對症下藥才可防止復發。


胃酸倒流十分常見
香港於2011年曾透過電話調查,訪問了約3,300 名市民是否患有胃酸倒流,回覆率逾六成,結果發現每周均出現胃酸倒流症狀的人口比率有3.8%,比 2002年多出50%。羅兆棠表示,都市人生活緊張,加上食無定時,胃酸倒流並不罕見,只是大眾普遍認為胃痛或「火燒心」只是小事,服用普通胃藥便可以,但其實治標不治本,「至於本港常見的胃部疾病,就有胃酸倒流、消化道潰瘍及幽門螺旋桿菌相關性胃炎等。」
 

幽門螺旋桿菌致胃潰瘍
羅兆棠表示,輕視胃酸倒流的後果會引發食道潰瘍、食道收窄,嚴重的更有食道癌的可能。了解病理,有助我們更了解疾病。以胃酸倒流為例,在我們的食道和胃之間有一組肌肉,平時會關着以防止胃液或胃內食物逆流回食道,只有在進食時它才會暫時打開讓食物通過。而一旦這組肌肉出現異常或長期勞損,便會失去彈性,任由胃酸和食物湧上,形成胃酸倒流。而幽門螺旋桿菌則是一種感染人體胃部的細菌,聚集在胃壁的黏液層內,並且靠近胃黏膜層,細菌會分泌鹼性阿摩尼亞用來保護自己不被胃酸殺死,而且具傳染性。它會破壞胃黏膜,因而引致潰瘍。


胃鏡檢查助確診
及早發現病情能有效根治問題,羅兆棠指目前胃酸倒流的主要治療為質子泵抑制劑,有效抑制胃酸分泌,適用於大部分胃病;「而如果患者同時患有幽門螺旋桿菌相關性胃炎的話,便需同時服用兩種抗生素,為期兩星期,方可把細菌殺死。」

羅兆棠提醒市民,一旦出現胃病病徵,應向醫生諮詢並考慮胃鏡檢查,醫護人員會利用一條可彎曲的管狀望遠鏡,檢查食道、胃和十二指腸,有助找出病因及對症下藥。

透過胃鏡檢查可更清楚找出病因。

透過胃鏡檢查可更清楚找出病因。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