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一直以來都是健康的隱形殺手,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直至傷害心臟及腎臟等器官出現併發症後才發現便太遲。美國心臟協會的新指南提出,一旦上壓或下壓超過130或80毫米汞柱,便已經算是高血壓,需要盡早處理,包括透過低鈉飲食、改變生活方式及藥物等方式控制血壓。
建議低鈉飲食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的指引,正常血壓應保持在120/80毫米汞柱以下,而當數字在130及80毫米汞柱以上,便已經是第一級高血壓,若超過140及90毫米汞柱便算是第二級高血壓,若超過180及120毫米汞柱便算是嚴重高血壓。
該會一直建議低鈉飲食,但美國人進食大量含鹽量高的加工食物,導致低鈉飲食難以實行。同時,該會在新指南中亦強調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運動、限制飲酒、透過冥想及瑜伽等活動減壓。
                                            
                                            美國心臟協會一直建議低鈉飲食,新指南中亦強調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運動、限制飲酒、透過冥想及瑜伽等活動減壓。
心血管病主因
高血壓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若能及早發現及治療,便可以延長健康預期壽命。指引提到,對於早期高血壓,可以先從改變飲食和生活方式開始,如果血壓沒有改善,再轉為藥物治療。但若上壓已超過140或更高的危險水平,便要考慮服用藥物控制。
多種藥物治療
專家指出,很多人知道到自己患有高血壓,但卻無法透過藥物將血壓降至正常範圍,原因可能與藥物副作用、藥效差異、用藥依從性等有關。目前有多種藥物用於治療高血壓,例如有助於身體排出多餘鹽分和水分的利尿劑、能減少血管收縮荷爾蒙生成並幫助放鬆血管的ACE抑制劑,以及可減緩鈣進入細胞的鈣通道阻斷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