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10-31 11:30:00

解救乳癌患者於復發風險及經濟負擔

分享:
關注組織提多項政策倡議,呼籲解救乳癌患者於復發風險及經濟負擔。

關注組織提多項政策倡議,呼籲解救乳癌患者於復發風險及經濟負擔。

乳癌是本港女性最普遍的癌症,隨著公眾關注度提升,超過七成患者能及早發現。然而,治療費用卻往往令患者及家庭感到壓力。香港年薪中位數約為24.6萬港元,而早期乳癌患者的治療費用平均達數十萬港元,遠超一般受薪階層的年收入水平。即使患者及早確診並接受治療,復發風險仍然存在。一旦復發,需要二次治療,病情通常較為嚴重,治療所需開支亦水漲船高,令經濟負擔更沉重。

一位第三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的患者在完成手術、化療及電療等治療後,仍飽受復發焦慮所困擾。即使是頭痛、腹痛或腰背痛等尋常不適,皆足以引發其對癌症可能復發的憂慮。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調查逾380名患者,結果顯示近八成憂心復發,近七成面臨身心困擾,僅半數了解復發風險,且有四成從未與醫師討論治療方案。

目前,醫管局公營系統提供部分新型乳癌藥物,能有效降低復發風險,惟資助主要針對淋巴結轉移達四粒或以上的早期患者及晚期治療,申請資格嚴格,致使眾多不符資格患者須承擔高額自費負擔。

在私營醫療體系中,部分醫療保險計劃對癌症藥物保障有限,甚至不納入保障範圍。即使高端或靈活醫保涵蓋治療,保障細則與年度上限各有不同,部分患者仍然需自付一部分治療費用。

值得一提的是,公立醫院人手短缺亦令患者壓力再添一筆。有些患者由確診至開始治療需要等待逾80日,要知道,以日數計算的治療延誤會增加病情惡化風險,影響早期治療成效。

有見及此,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等發布《香港早期乳癌治療現況及政策建議白皮書》,為患者面對的三大困難提出具體建議。

在藥費方面,建議保險業界完善涵蓋癌症藥物保障設計,減輕患者於輔助治療的自費負擔,讓更多中產患者不必依賴公共資助。此舉與政府乳癌篩查先導計劃相得益彰,使經由篩查發現的早期患者得以獲得有效預防復發的治療。

面對復發率及資助不足問題,白皮書倡議將有效為早期患險降低復發風險的新藥(如CDK4/6抑制劑)納入公共資助範圍,確保所有高風險早期患者能獲得最佳治療。

至於改善醫院輪候及護理質素,白皮書建議加強公立醫院腫瘤科基建及人手,縮短病人輪候時間,提升整體服務質素。

要築好防癌屏障,頂層設計同樣重要。由於乳癌治療涉及公營及私營醫療體系,白皮書亦強調推動公私營合作,由特區政府的醫務衞生局及基層醫療署等為核心,強化與 不同持份者的聯繫和協作,為患者構建更全面及可持續的支援網絡。齊心協力,方能切實幫助乳癌患者減輕復發及治療經濟負擔,讓每一位患者在抗癌路上不再孤單。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