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8-08 04:30:45
日報

運動+營養 助長者居家安老

分享:
運動+營養 助長者居家安老

運動+營養 助長者居家安老

本港人口老化,已成為超高齡社會,預計2046年長者人口比例達到36%;其健康問題值得關注。聖雅各福群會今年1月起展開「『動』得有『營』」計劃,提升長者對健康的認知,並於未來4個月的計劃第二階段,針對性作出改善。

聖雅各福群會持續照顧服務高級服務經理吳鎧潁表示,「計劃關注長者的肌少症、心血管健康、腸道與免疫力健康,希望長者可以居家安老。」計劃首階段共有316名55至89歲人士參加,並通過問卷調查、身體成分分析儀及心血管硬化測試儀,作出健康檢查。

腸道微生態認知低

調查發現,逾六成受訪者自覺免疫力下降,七成半長者過去3個月有感冒、腸胃相關健康問題。吳鎧潁續指,「當中58%人不知道甚麼是腸道微生態,54%不知道腸道微生態失衡影響免疫力。」人體七成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中,腸道亦有約1萬種微生物,如微生態健康,有助提升免疫力,不易受感染。
 

長者居家安老

(左起)吳鎧潁、計劃參加者譚女士及陳志誠。

肌少症增跌倒風險

檢查同時發現,分別有54%及52%的長者,身軀及下肢骨骼肌百分比低;70歲以上更有83%人下肢肌肉不足,顯示受訪者患上肌少症的風險頗高;此外,逾半長者體脂高於28%,吳鎧潁認為,「如兩者同時發生,或引致『肌少症肥胖』雙重風險。下肢肌肉量不足,可引致自我照顧能力減弱,也增加跌倒風險。」

心血管健康方面,38%人中心動脈或上臂動脈硬化程度偏高,惟未必有徵狀,長者及家人應該持續關注心血管疾病風險,定期檢查,預防中風、心肌塞等嚴重疾病。

第二階段望改善整體健康

計劃第二階段,將有肌力訓練運動對抗肌少症;新興運動體驗如草地滾球、穿雲箭及劍擊等,以提升肌肉、訓練耐力、平衡力、手眼協調,並幫助培養運動習慣;健康知識工作坊,由註冊營養師和中醫師分享飲食健康,如何攝取足夠蛋白質、平衡腸道微生態、改善心血管健康等,並非只為「食飽」。

adblk5
家居運動示範 活動脊椎

活動脊椎 : (左圖)坐在椅子上,雙手放頭後,手臂盡量打開,頭向後仰。 ( 右圖) 然後,頭向下垂,雙臂向身體方向收,以活動脊椎。來回做5次。

家居運動示範 活動髖關節

活動髖關節 : (左圖)坐在椅子上,提起一邊大腿,向外打開再收回。放低一點大腿,並重複動作。(右圖)熟習之後,連貫動作變成用大腿打圈。左右腳各做5次。

家居運動示範 大腿訓練

大腿訓練 : (左圖)坐在椅子上,雙手扶住一邊大腿,然後大腿用力,將小腿向前伸直。 (右圖)維持腿部伸直,雙手向上舉起,然後放回大腿上。左右腳各做5次。

家居運動示範

聖雅各福群會持續照顧服務康體教練陳志誠示範幾個家居小運動。

活動脊椎 : 坐在椅子上,雙手放頭後,手臂盡量打開,頭向後仰。/然後,頭向下垂,雙臂向身體方向收,以活動脊椎。來回做5次。

活動髖關節 : 坐在椅子上,提起一邊大腿,向外打開再收回。放低一點大腿,並重複動作。/熟習之後,連貫動作變成用大腿打圈。左右腳各做5次。

大腿訓練 : 坐在椅子上,雙手扶住一邊大腿,然後大腿用力,將小腿向前伸直。/維持腿部伸直,雙手向上舉起,然後放回大腿上。左右腳各做5次。 

ADVERTISEMENT

立即關注👉 AM730 健康 Youtube Channel 健康事 HealthKeys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