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合可安神潤肺,改善乾咳與失眠。
雖然天氣仍然炎熱,但廿四氣節中的立秋過後,代表著由盛夏邁向秋天,也是一年中調養身體的關鍵轉折,天氣會逐漸轉涼,惟初秋的乾燥氣候卻容易引發「秋燥傷肺」,令人出現乾咳、喉癢、便秘、皮膚乾裂等不適,所以這時需要潤肺養陰、調整體質,例如補充雪梨、蜂蜜、淮山、蓮藕、百合、沙參等甘潤清熱的食材,幫助身體應對節氣變化。
容易乾咳喉癢
很多人以為踏入初秋,氣溫應該會轉涼,誰知秋老虎的餘熱未消,加上天氣漸乾燥,而肺主呼吸、司皮毛,喜潤惡燥,一旦肺氣虛弱,遇上秋燥卻未好好調理,便容易引發乾咳喉癢、皮膚乾燥、便秘口渴、大便乾結。

雪梨可清熱化痰,潤肺止渴。
養陰潤燥
在中醫的角色,對抗秋燥要從「養陰潤燥」開始,以甘潤、滋陰食材達到養陰潤燥的目的,同時也要清熱潤肺,避免燥熱、油炸及辛辣等食物,且要記得多喝水,給肺補水。此外,大家也要健脾益胃以提升身體吸收與代謝力,並調節作息,早睡早起以適應日變短夜更長的變化。
以下是一些有助對抗秋燥的食材:
- 雪梨:可清熱化痰,潤肺止渴。
- 蜂蜜:可潤燥止咳、通便。
- 淮山:可補肺脾腎,提升元氣。
- 沙參:可養陰清熱。
- 百合:安神潤肺,改善乾咳與失眠。
- 蓮藕:健脾養胃、潤燥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