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地方銀行中國銀行。(官網圖片)
日本本州西部稱為「中國地區」,故此不時與「中國」產生混淆。早前,中國駐巴基斯坦領事張和清就在社交平台上,質疑日本地方銀行「中國銀行」在取名時蹭熱度以及有「碰瓷」的嫌疑。日本媒體就向銀行方面了解,銀行回應指對於張和清帖文的意圖不了解,但表明不是利用知名度或進行欺詐。
駐巴基斯坦中國大使張和清,在上周五(16日)於社交平台,貼出一張日本中國銀行在店門外的告示,表明這是日本的銀行,而非中國國有的中國銀行。張和清在貼文上指「當初取這名字的時候,沒想到會有今天這種情況嗎?沒人覺得有蹭熱度、碰瓷的嫌疑嗎?難道不是想借着相似名稱打響知名度?現在來撇清關係,不是自相矛盾?難道不是想兩頭獲利?不就是既想借熱度,又怕擔上不好的名聲嗎?」

中國外交官張和清質疑日本銀行的名字。(X截圖)
銀行分行近唐人街憂遊客誤會
日本《產經新聞》於是以這個帖文向日本的中國銀行進行查詢。銀行透露,有關的告示是在神戶市的分店門外,目的是向中國人作出提醒的,因為該店鄰近神戶著名唐人街的「南京町」,因此有不少訪日的中國遊客把銀行誤作為中國的中國銀行,為了防止遊客的混淆,他們才在門外貼上有關告示。
銀行在1930年由3間當地銀行合拼,並改名「中國銀行」,銀行在1990年8月於中國的上海開設分行,並以「日本CHUGOKU銀行」的名稱來避免混淆。銀行向媒體表示:「為了避免人們錯誤進入店內,會派發單張提醒他們注意。」對於張和清的帖文,銀行指:「不了解帖文的目的,但相信不是是要利用知名度或是進行任何的欺詐。」
日本的「中國地方」一詞,早在平安時代(794年至1185年)已使用,而現有的用法是基於當時與京都距離來劃分為「近國」、「中國」及「遠國」,當中「中國地方」就是指當時劃分的山陰及山陽道。日本中國銀行的總站設在岡山,岡山縣也是日本中國地方之一,其餘還包括鳥取、島根、廣島及山口5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