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措施,對化解美國高債務困局幫助不大。(美聯社)
美國聯邦政府債務總額於本月12日突破37萬億美元,再次敲響美債務擴張失控警鐘。儘管美國政府尋求以包括增加關稅等方法控債,但目前仍看不到化解債務困局的跡象。在美國黨爭加劇、政治極化的當下,並無簡易的解決方案根除這一經濟頑疾。
提前5年「達成」債務規模
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在2008年突破10萬億美元,到2017年突破20萬億美元,並於2020年以來快速增長,2024年1月、7月和11月接連突破34萬億美元、35萬億美元和36萬億美元,意味著大約每5個月就會增加1萬億美元。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2020年初曾預測,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將在2030財年後突破37萬億美元——如今已提前5年「達成」。
今年美國政府將為債務支出1萬億美元利息,超過國防預算和醫療保險支出規模。按照當前債務擴張速度,美國將在兩年後再次觸及債務上限。隨著債務持續增加,金融市場對美國解決這一問題的能力正失去信心。目前美國在穆迪、標普、惠譽三大主要國際信用評級機構中的主權信用評級均失去了Aaa的最高等級。
美國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阿林頓(Jodey Arrington)表示,當前美國的財政困境是可以預見的。若甚麼也不做,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美國債務規模將在2055年達到150萬億美元。
所增收關稅 難趕上赤字增量
美國債務快速擴張,與不斷擴大的預算赤字息息相關。為控制赤字,美國政府欲以關稅「填氹」,宣稱加徵關稅有利於聯邦財政、減緩債務擴張。但事實卻是,所增加的關稅收入,根本趕不上赤字增量,更重要的是,關稅的負面影響將長遠損害美國經濟的造血能力,令美國政府未來可能更難平衡債務問題。
美國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由於關稅稅率升高,美國7月海關淨收入達27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近210億美元。然而,聯邦預算赤字卻較去年同期激增19%,飆升了470億美元,遠高於關稅收入。
「大而美」法案未來10年增4.1萬億赤字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估計,2026年至2035年期間,關稅可能帶來超過2萬億美元收入。但特朗普政府的其他政策,尤其是「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的大規模減稅和支出措施,將加劇債務問題。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最新評估,包括利息在內,「大而美」法案將在未來10年,令美國財政赤字增加約4.1萬億美元。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教授斯梅特斯(Kent Smetters)表示,上調企業稅往往被認為在經濟上具有高度扭曲作用,而關稅對經濟和工資增長的破壞性,遠高於上調企業稅。高關稅將傷害國際資本流動,並減少對美國國債的需求,美國將更難以有吸引力的利率向外國買家出售國債。
此外,由於價格上漲,美國家庭可能會減少對進口商品的支出,外國企業也可能因此減少對美國的出口,這將進一步降低美國最終從關稅中獲得的收入。而在高關稅壁壘庇護下的美國企業,能否始終保持「進取心」、能為美國經濟創造多少財富,也成疑問。
政治極化加劇困局 為選票行事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雖不斷就控制債務開出「藥方」,但在輪流執政的體制下,兩黨一方面基於黨派利益考量相互阻礙對方政策,另一方面為了選票,不願因削減開支而得罪選民,因而沒有真正動力推動控制債務擴張。債務問題已經淪為黨爭工具,面臨的是無解困局。
今年以來,特朗普政府嘗試推動削減政府開支和福利支出浪費等措施,均被指借此打擊民主黨的支持群體;民主黨人提出的提高企業和富人所得稅稅率,則被認為明顯對共和黨不利。
「就像坐在一艘駛向岩石的船上」
美國橋水投資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達利歐(Ray Dalio)多次就美國債務問題發警告,主張通過削減支出、提高稅率和降低利率,把美國年度赤字佔GDP的比例降低一半至3%,但表示「沒有容易的答案」。他日前在一個播客節目中稱,債務困境讓美國「就像坐在一艘駛向岩石的船上」,政客看到危險,卻在為如何轉向爭論,擔心的只是加稅或削減福利,會惹怒選民。
億萬富豪馬斯克上月宣布建立的「美國黨」(America Party),日前透過社交媒體賬號發文稱,美國政府浪費的每一美元都是「從未來盜取的」。數十年來,政客只管花錢而不承擔責任,這讓美國債務不斷膨脹,並把賬單轉嫁給尚未出生的下一代。帖文稱,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永遠以這個節奏舉債下去,問題不是這是否會終結,而是著陸時會多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