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批儲備米今年3月被送到埼玉縣加工廠。(資料圖片)
日本「米貴」,即使政府已三次拍價儲備米,但因目前流入市面數量仍極少,未能壓抑漲勢,米價已連續16周創新高,此情況下,多地近期頻現「米賊」,有人一次偷走420公斤米,令米農蒙受重大損失。
日媒周三報道,警方通報自4月以來,稻米主要產地茨城縣和千葉縣已發生12宗大米失竊案,至少2.5噸米被盜。在茨城縣築西市,有賊人一次偷走多達420公斤米。新潟縣和青森縣也發生同類竊案。警方已展開調查,並提醒米農採取防範措施,例如定期巡查米倉等。
農林水產省4月28日發布的統計顯示,日本市面一袋5公斤裝米平均售價4,220日圓(約226.8港元),連續16周創新高。日媒報道,最新資料意味著政府3月以來拍賣三批儲備米後,仍未有效遏制米價上漲。
儲備米僅少數流入市面
農林水產省表示,3月兩次拍賣的約21噸儲備米中,截至4月13日,流入市面的米數量不多。其中,集米業者從倉庫取出13萬7,879噸米,交給批發商的米約20,073噸,批發商交到零售業、餐飲業者等的數量合計約4,179噸,僅佔拍賣儲備米的1.9%。農林水產大臣江藤拓4月15日指,中小型超市等預計最快4月底至5月儲備米才可能在市面發售。研判可能是業者間簽約等需時。
農林水產省指,第三批儲備米拍賣有6間企業中標,總計約10萬噸,平均成交價為每60公斤20,302日圓(約1,088.6港元),較前兩次成交價低。為壓抑米價,政府計劃在7月前每月向市場釋出儲備米。
批發商寧付關稅進口美國米
另有貿易公司、批發商表示,即使需付關稅也想進口稻米。東京綜合貿易公司兼松(Kanematsu)表示,向來利用「最低進口配額」機制從台灣、美國等進口稻米,但今年為因應超市等訂單,考慮通過民間進口框架,首度付關稅進口稻米,約2萬噸,其中美國加州玫瑰米佔9成。
去年夏季以來,受極端高溫致稻米失收等因素影響,日本米價持續上漲。去年8月,氣象部門發布日本東部太平洋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可能性增高的警示,引發民眾囤米,一度出現米荒。隨著新米上市,米荒得以舒緩,但米價仍高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