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2025-05-16 11:33:00

歐洲科學家成功「點石成金」 近光速對撞短暫將鉛變金

分享:
歐洲科學家成功「點石成金」,近光速對撞短暫將鉛變金。(X)

歐洲科學家成功「點石成金」,近光速對撞短暫將鉛變金。(X)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近日證實,於202557日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進行的實驗中,成功觀測到鉛原子在近光速撞擊下,短暫轉化成金原子的現象。今次成果雖不能製造出飾品用的黃金,但標誌核物理學新進展,亦意味中世紀煉金術士的夢想在技術上已經實現,不過,他們致富的希望卻再次破滅。

綜合報道,根據發表於《Physical Review C》期刊的最新研究報告,中心的ALICE(A Large Ion Collider Experiment)實驗團隊過一系列鉛與鉛的「近撞」實驗,觀測鉛原子(208Pb82質子)99.999993%光速對撞時,強烈電磁場足以擊出質子,令鉛原子失去3個質子後變成金原子(197Au79質子)

adblk5
強烈電磁場足以擊出質子,令鉛原子失去3個質子後變成金原子(197Au,79質子)。(X)

強烈電磁場足以擊出質子,令鉛原子失去3個質子後變成金原子(197Au,79質子)。(X)

運行數萬億年才可達到1克黃金

Run 2(2015年至2018)共產生約860億個金原子核,但金原子因高動衝出實驗區,撞上管壁或攔截裝置而分解成其他粒子,使金原子的存在不到一微秒。利用零度熱量探測器(ZDC)統計各種質子損失,估算出黃金產量達每秒最多 89,000個原子核,總質量僅得29皮克(0.000000000029),需要運行數萬億年才可達到1克。雖然Run 3產量接近倍增,距離製作一件金飾仍有數以萬億計,意味現時無法靠這項技術致富。

ALICE 發言人Marco Van Leeuwen表示,能夠同時處理每次碰撞產生上千粒子的極端事件,以及每次僅釋出幾個粒子的微細轉變,是ALICE偵測器的重要突破。實驗不僅提升電磁解離模型準確度,也有助預測粒子束損耗,對未來大型對撞機如「未來環形對撞機」(FCC)設計提供參考。

adblk6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