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展示特朗普給日本首相石破茂的信件。(路透社)

特朗普給南韓總理李在明的信件。
美國對貿易夥伴加徵高關稅的暫緩期限周三屆滿,總統特朗普周一向14國發信列明相關國家貨品的稅率,並押後至8月1日生效。美國亞洲緊密盟友日本和南韓同時收信,各被加徵25%關稅,日圓匯價應聲下跌。被問及8月1日是否最後死線,特朗普一貫給予模稜兩可答案,稱那可能是最終日期,但非100%的確定;若他們來電稱將以不同方法處理,美方保持開放態度。
日韓周二均表示將嘗試與美國談判達成協議,以舒緩高關稅對經濟和市場的影響。日本首相石破茂周二稱,對美國加徵關稅深感遺憾,但會繼續談判以達成雙方均有利的協議。日本經濟大臣、首席關稅談判代表赤澤亮正周二稱,期望汽車業的關稅可獲退讓,他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通電話40分鐘,雙方同意繼續積極談判。但赤澤強調不會為早日達成協議,犧牲日本農業界。特朗普日前批評日本拒輸入美國大米,而農業界在日本具巨大政治影響力。南韓則表示,在未來數周會加快與美國談判,以達到雙方互利的結果。

石破茂稱,會繼續與美國談判。
至於歐洲,周一並沒有收到特朗普的信件,有消息指歐盟目標是在8月1日前與美國達成協議,尋求在部分重要出口工業獲美方退讓。有歐盟消息人士周一透露,接近與特朗普政府達成協議,或包含對飛機及其零件,以及部分醫療設備和烈酒的讓步。至今只有英國和越南與美國達成協議,印度則快將敲定協議。
押後至8月生效 白宮否認談判力減
周一收到信函的包括馬來西亞、哈薩克和突尼西亞同加徵25%關稅,緬甸和老撾則為40%,其次是柬埔寨和泰國的36%,以及塞爾維亞和孟加拉的35%;印尼為32%,南非及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同為30%。白宮發言人萊維特稱,美國或會向更多國家發出信件,並否認死線由7月改為8月或削弱特朗普的威脅力。她聲稱,總統的電話經常響起收到各國領袖來電,請求達成協議。分析家認為,特朗普再次運用談判策略,而非作出認真的關稅威脅,給予投資者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