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客即日起在美國機場安檢時不需脫鞋。(互聯網)
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Kristi Noem)周二(8日)宣布,旅客即日起在美國機場安檢時不需脫鞋,但若需進一步檢查,旅客仍可能被要求脫鞋。美國機場要求旅客脫鞋接受安檢的措施已維持了近20年,與2001年轟動一時的「鞋子炸彈客」(shoe bomber)案件有關。
美國運輸安全局(TSA)發布新聞稿指,雖然「不脫鞋」政策已實施,但TSA其他安檢程序仍會繼續執行。例如,旅客仍需完成身份驗證、「安全飛行」審查(Secure Flight vetting)及其他安檢流程。
為何美國機場要脫鞋安檢?
美聯社等媒體報道,2006年美國機場開始實施脫鞋安檢規定,這是在「鞋子炸彈客」案約5年後,2001年12月22日,英國人里德(Richard Reid)在鞋裡藏炸彈,試圖引爆一架從巴黎飛往邁阿密的美國航空客機但事敗。
鞋內藏炸藥登機
聯邦調查局(FBI)表示,里德在試圖點燃鞋子上的炸彈信管時受阻,當時鞋內藏有約280克炸藥。里德遭到機上乘客及機組人員制服,於客機緊急降落波士頓洛根機場後被捕。其後,里德承認恐怖主義控罪,被判終身監禁,正在科羅拉多州一所高度設防監獄服刑。
舊制下旅客可申請預先安檢計劃免脫鞋
新政策實施前,美國機場規定所有12歲至75歲的旅客都必須脫鞋接受安檢,鞋子與隨身行李一同掃描。替代方式是申請預先安檢計劃(TSA PreCheck),可讓旅客由指定通道進入安檢程序,受檢時不需脫去鞋子、腰帶、外套,或將手提電腦及液體類取出,可加快安檢速度並節省排隊時間。
TSA於2001年時任總統喬治布殊簽署立法後成立,目的在於以聯邦人員取代航空公司原先委託的私營保安公司執行安檢工作,當時正值911恐襲後兩個月。此後,TSA持續強化安檢措施的方式,包括測試人臉辨識技術及推行Real ID真實身份證件驗證規定。
旅客抱怨美國機場安檢耗時又麻煩
長期以來,美國機場安檢耗時又麻煩,是旅客最常抱怨的問題之一。運輸部長達菲(Sean Duffy)今年4月在社交媒體詢問民眾:「甚麼樣的改革能讓旅行更順暢?」達菲翌日表示,很明顯,TSA是美國旅客的第一大抱怨來源,這屬於國土安全部的職權。他將與諾姆討論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