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道指特朗普期望與習近平舉行峰會,並快速達成協議收宣傳之效。(資料圖片)
美國最近放寬企業對中國輸出晶片,似乎是為貿易談判釋出善意。美媒指,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對中國態度放軟,是要為了促成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並且達成協議。中美於5月的日內瓦會談同意休戰至8月12日,消息指有關限期或再延長3個月。
特朗普展開第二個總統任期後,以毒品芬太尼等理由向中國加徵關稅,但中國未有屈服,並向美國徵報復性關稅,最終雙方於日內瓦舉行會談,其後再在倫敦會談達成框架協議。特朗普最近向貿易夥伴發出「關稅信」設下8月1日達協議的死線,並沒有向中國發出,不再向中國打關稅戰,立場變得溫和。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特朗普目前將焦點放在與中國談判達成協議,期望能夠快速達成,並且可收宣傳之效,而不再是常說的要解決貿易不平衡的結構性問題。
不過,報道指特朗普對華立場不斷改變,不再堅持強硬政策引起政府內部不安和分歧,有官員認為出口管制不應被用作貿易談判的籌碼。

美國財長貝森特與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5月於日內瓦舉行會談。(資料圖片)
「芬太尼問題中國一直幫助」
特朗普周二宣布與印尼達成貿易協議時,稱美國將以「非常友好的方式」與中國鬥爭,語氣放軟。他周三見記者談到芬太尼問題時也沒有那麼強硬,說「我認為中國一直在提供幫助」,並指中國正採取重大行動。他其後又指,將會找到解決辦法,讓中國最終對製造芬太尼並將其運往美國的人判處死刑,相信這很快會發生。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昨在記者會上回應有關提問時稱,中方多次表明,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責任在美國自身。美方無視中方善意,對中國無理加徵芬太尼關稅,這嚴重衝擊中美在禁毒領域的對話與合作,也嚴重損害中方利益。美國如果真心想同中國合作,就應正視客觀事實,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中方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