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近海近期連環地震,圖為該地區的惡石島。(互聯網)
日本漫畫家竜樹諒在著作《我所看見的未來》中預言「7月5日將有大災難發生」,專家組今年最新評估,南海海槽在未來30年內發生8至9級地震的概率由約74%至81%升至75%至82%,加上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近海自6月21日以來連環地震,截至7月2日清晨5時,日本地震震度表1以上地震累計846次,究竟日本在短期內會否發生強烈地震,引發熱議。熊本大學副教授、海洋火山學專家橫瀨久芳接受《朝日新聞》專訪時指出,這一波地震雖頻繁,是因為區內的地質特性所致,與大災難預言或南海海槽地震並無關連。
專家解構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近海周三下午2時51分再發生5.1級地震。《朝日新聞》指,吐噶喇列島是琉球弧的一部分,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是火山活動頻繁的區域。對此,橫瀨久芳教授解釋,這地區的奄美海台整塊隨板塊一起俯衝,導致撞擊地殼時容易累積能量,特別是小寶島近海地形異常,是全球罕見的易震區,壓力一旦釋放,便容易引發群發地震。
並非首次發生密集型地震
該地區並非首次發生密集型地震。2023年9月,小寶島附近也曾發生346次震度1以上的地震,2021年12月有308次。近期雖然地震次數創新高,但橫瀨教授認為,從震源位置與深度來看,屬於例行性的群發地震,不是特殊現象。
預計密集式地震會持續多久?
橫瀨教授表示,根據過往經驗,吐噶喇列島的群發地震大概會持續3周,起初5日最為密集,之後進入次震階段,約在1周後開始出現規模較大的地震,持續約1周。最近這波震動大約從6月27日進入第二階段,因此建議當地居民在7月10日前後仍須提高警覺,特別是對於6級以上的地震要多加留意。
地震是否與火山活動有關?
這次地震是否與鄰近的火山活動有關?例如與惡石島相鄰的諏訪之瀨島御岳火山正在噴發。橫瀨教授指出,這次的地震並非火山性地震,因此與御岳火山沒有直接關係。
吐噶喇地震會否引發日本其他地區大地震?
網上有說法指,吐噶喇地震會引發日本其他地區大地震,橫瀨教授強調,這是缺乏科學根據的謠言。他指,吐噶喇地區本身地震頻繁,即使過去曾與其他地震的時間相近,也只是巧合,並無關連。此外,這次吐噶喇地區地震與南海海槽地震的成因不同,兩者亦毫無關連。
《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
對於《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橫瀨教授直指,「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假消息」,漫畫中所指的災難地點既不在板塊邊界,也不是火山帶,根本不可能發生大地震或火山爆發。
根據專家判斷,近期鹿兒島近海的連環地震在過往觀測範圍內,並沒「大災難」即將到來的跡象。日本地震頻繁,民眾應做好日常防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