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5-05-03 22:00:00

我在那時錯過了你|荃灣大會堂首演 拆解重組物理學家與養蜂人的愛情故事

分享:
我在那時錯過了你| 拆解重組物理學家與養蜂人的愛情故事

「非常林奕華」最新作品《我在那時錯過了你》,根據Nick Payne劇作Constellations發展而成。

「非常林奕華」最新作品《我在那時錯過了你》根據Nick Payne劇作Constellations發展而成,由台灣演員路嘉欣、王宏元與黃人傑一同來港演出,在51日正式於荃灣大會堂首演!改編自英國得獎劇作《Constellations》,一連10 (及加開一場將會以前後兩輪分別演出5次不同時空的內容,採取「講述展演」的形式,結合了劇本分析、讀劇演出、與觀眾互動,由展演主講人兼導演林奕華邀請觀眾走入一個融合愛情與量子物理平行宇宙的時空,感受每個選擇背後隱藏的無限可能。

adblk5

從去年11月於台中歌劇院凸凸廳舉行的林奕華戲劇工作坊《台中台.戲中戲》開始孕育經歷今年2月香港大學《聊天節》的三天公開綵排,3月再度回到凸凸廳舉行工作坊,終於進化成目前香港版本的《我在那時錯過了你》,以荃灣大會堂展覽館的空間變身成為這次作品的展示場地,讓約50名觀眾與演出者之間有了相對親密的互動。51日首場演出定為「A時空:她說版」,展演主講人林奕華以「你看看手機內去年51日的照片就可以回到過去」為開場白,與觀眾打開話題,也延伸到談時間和空間的關係,更預告了每晚的座位編排都不一樣,並講述了《我在那時錯過了你》為MarianneRoland兩個人物的故事。

adblk6
《我在那時錯過了你》由台灣演員路嘉欣、王宏元與黃人傑一同來港演出,

《我在那時錯過了你》由台灣演員路嘉欣、王宏元與黃人傑一同來港演出,

《我在那時錯過了你》將《Constellations》原著劇本非線性、場景重複卻又有不同發展的50場戲,分拆重組成5次演出,分別演繹出了ABCDE五種「時空」:ABCD四個時空,是從原著的50場戲當中,抽取出關鍵的9場戲,情節包含了現代愛情故事裡的通俗橋段,搭訕、一夜情、聊宇宙(談工作與興趣)、出軌、重逢、求婚、生病、安樂死、到生死離別的戲份。E時空則是接近原作的搬演,由三位演員同場互換對戲。這個處理不僅把原本非線性的劇本還原成為一個線性的敘事,更分開了男主角Roland與女主角Marianne的兩重視角,更特別的是,林奕華將路嘉欣、黃人傑、王宏元3位演員,用不同的組合搭配,使得觀眾即使在線性的敘事當中,經過一場又一場的演繹,更加看見劇中所談的「平行時空」,同一對情侶、同一個情節、不同視角、不同樣貌。

adblk7

 除了將《Constellations》的劇本拆解重組交給3位演員演繹,《我在那時錯過了你》亦安排了演員時而兩人同時坐著面對觀眾讀演劇情,時而一位演員透過投映的影像與另一演員演對手戲,又或者是邀請觀眾離開座位,圍繞在攝影機所拍攝的一個「框內」,演員在框內演出9場戲的內容,與此同時,另外一邊的牆上,卻看見攝影機的鏡頭捕捉並同步創造了與現場不同的詮釋影像,一方面彷彿將以往劇場裡屬於創作的「秘方」揭露,一方面更啟發觀眾在現實當中以多角度的方式觀看,便能將自我從困境當中解放。

adblk8

而《我在那時錯過了你》的每場戲之間,展演主講人林奕華都會擔任中間人的角色,在把親眾從劇情中暫時抽離,騰出空檔去思考角色、對白與劇本的巧妙動人之處。林奕華既向觀眾提問不同問題,也會與演員討論。首場演出中,有觀眾被導演林奕華要求即場示範如何搭訕男主角;有觀眾被安排試讀男主角的一段對白;也有觀眾被問到以前求婚的過程;林奕華更要求全場觀眾起來轉換到另一個座位,從另一個位置去繼續看、參與以至感受這個展演。

adblk9

林奕華亦由衷分享了自己是一個怎樣的劇場導演:「作為一個導演,我很想分享的是,導演是盡量讓演員去感受劇本裡的每一樣東西,所以我花最多的時間的是用各種方法喚起他們對這個劇本的感受。到演出的時候,最好是演員能按著感覺走,所以若想演員的感覺到位,並不是只是跟他們『講戲』,更多的情況是可以引發他的想像。我認為演員跟觀眾就是在不同的事情上,透過想像,有了比語言和文字更深層的溝通。」而最後,林奕華以一句話總結《我在那時錯過了你》:「希望大家視這個作品不是一齣戲,而是一次關於時間的經驗。」《我在那時錯過了你》一共10場門票全部售罄,現加開唯一一場,並尚餘少量門票。

adblk10
《我在那時錯過了你》在5月1日正式於荃灣大會堂首演! 《我在那時錯過了你》以荃灣大會堂展覽館作為展示場地,讓約50名觀眾與演出者之間有了相對親密的互動。 《我在那時錯過了你》由台灣演員路嘉欣、王宏元與黃人傑一同來港演出。

【立即參加】送Rollink全球最輕薄可摺疊手提行李箱🧳!

ad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