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5-08-25 04:30:25
日報

「M」品牌資助上限不再劃一1500萬 甄選聚焦國際公開賽

分享:
M品牌資助

美斯缺陣風波涉及的表演賽,本身獲得「M」品牌計劃資助1,500萬元。(資料圖片)

球星美斯去年缺陣美職球會國際邁阿密與港隊表演賽,使外界關注「M」品牌資助是否用得其所。政府完成相關檢討,將會按個別賽事訂下總資助上限,而不再劃一為1,500萬元,另會加強監察機制,包括要求申請人在活動完結後提供經濟效益、訪客數字等資料。當局指,計劃日後將聚焦資助國際性公開賽事,康文署等本身亦有其他資助,不擔心新標準會窒礙體育發展。

政府在美斯缺陣事件後的近一年半,完成「M」品牌計劃檢討,每項活動的總資助上限將由現時的劃一1,500萬元,改為按評分標準而訂定600萬元至1,500萬元,大型體育賽事的首3年直接補助金亦會由首年的600萬元逐年遞減至400萬元,以鼓勵主辦單位尋求私人贊助,同時試行將選擇非康文署場地或香港大球場的活動租場補助金撥款上限從100萬元增加至300萬元。

adblk5

羅淑佩:有效精準分配資源

新安排亦規定,政府每半年最多只會資助3項表演賽或邀請賽,同系列或同類賽事亦只會每年資助一項較高級別的賽事。活動主辦單位在簽署資助協議條款及提交保證書等後,可在活動舉行前最多獲發一半合資格配對撥款,當局將按現行做法核查及評估活動情況,如主辦單位未能按申請時提交的計劃,包括運動員陣容、觀眾人數等未能達成關鍵績效指標,最終發放的資助金額或會調整,申請人在活動完結後亦要提供經濟效益、訪客數字等資料。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羅淑佩指,改善「M」品牌資助目的是有效、精準分配資源,將會對申請賽事項目作更嚴格甄選,聚焦於國際性公開賽事,並稱希望集中資助排名或分數賽事,不代表不會考慮資助表演賽,只是申請人要證明其經濟和旅遊效益。她續說,對香港發展有幫助的非國際性賽事,主辦方可考慮康文署等部門旗下的資助,相信不會窒礙體育發展。「M」品牌的新措施將適用於下月15日後收到的申請。

身兼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副主席的民建聯民政及文體事務發言人鄭泳舜歡迎改動,認為改良「M」品牌制度有助香港選定具潛質的旗艦體育活動,從而早作部署、加強宣傳及推廣。他期望當局日後能在吸引海內外旅客方面多做功夫,提供完善旅遊配套配合。

adblk6

ADVERTISEMENT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