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18-05-28 06:00:00

{史思識} 領略詩詞歌賦意境

分享:

 

中華五千年歷史,出現過的著名人物如恆河沙數。建立豐功偉蹟的人物,當然會令後世景仰,傳頌千古,正所為「成者為王」。不過,古代文化留下的,不一定只是「實物」──偉大帝國、金銀財寶、浩瀚工程等,一些筆墨也可以令後世受用無窮。

 

拍過不少古裝片的黎耀祥(祥仔),對歷史人物不像一般人只是字面了解,他要從字面揣摩所扮演人物的性格、喜好和用詞等,讓觀眾可以輕易明白這個角色的特點。黎耀祥扮演過漢朝開國功臣韓信,甚至有指他是多年來演得最傳神的,可是黎最喜愛不是一個個曾經有生命的人,而是文化累積而來的詩詞歌賦。

祥仔說,他自小已經很喜歡詩詞歌賦,不止他一個,就是家中各人都愛上。他說像哥哥專攻文科的,小時候已經會背誦《唐詩》,可能是潛移默化,令他年紀小小,約在十歲左右就背誦唐代詩人、外號「詩仙」李白的《將進酒》,他還說《將進酒》是他人生第一首學背誦的詩呢。至於這個「第一次」的由來,祥仔說他自己也不知道,可能只是兄弟間單純的比併「鬥背」,感覺有趣,就開發這個興趣。

這個小時候大家模仿比併,既是作樂,卻培養了對詩詞的興趣。祥仔指,小時候在學校不少同學愛作打油詩,成為一時潮流,不單只填滿了字、有內容就可以,而且要講押韻,若沒有《唐詩》之類的根底,就體會不到俗語所云「不會吟時也會偷」的道理。

祥仔續道,之後讀了《唐詩》和《宋詞》,長大後再看粵劇劇作大師唐滌生的戲寶,加深欣賞中國文字蘊含的優美。而且中國古代的詩實在很厲害,只消每句5至7個字,短短4句,就可以描繪整個意境、畫面,甚至埋藏的情懷都一一表達出來。

他又說,可能他是演員關係,而且天生是多愁善感,只要讀一首詩,腦海自然浮現整段劇情出來,有場景,有情感,感覺非常神奇。正因為他喜愛詩詞,既可以令他欣賞古人的情懷,更令他演出古裝劇事半功倍,因為詩詞都是文言文,文字其實與劇內的對白也有相關,可能有點幫助吧。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祥仔舉出李白的《送孟浩然廣陵》這兩句,描寫友人離別,卻又蘊含不同時空,中文看似簡單的結構,展現深邃的內涵。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