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名參加了「少年太空人體驗營2025」的學生,早前赴北京、酒泉、西安等地完成為期九日的訓練。(政府新聞網)
30名參加了由香港太空館策劃「少年太空人體驗營2025」的中二至中六學生,早前赴北京、酒泉、西安等地完成為期九日的訓練,今日(2日)於香港科學館參與分享會,並獲頒發證書。其中,3名獲選為「最佳表現營員」的學員代表,亦分享了其在體驗營的經驗和感受,他們表示十分敬佩中國航天專家的奮鬥精神,希望將來能投身航天事業。
體驗營由7月25日至8月2日舉行,學員參觀了多個國家重點的天文及航天科學設施,包括首次到訪國家天文台武清觀測站,認識「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數據接收和深空通訊系統。他們更與神舟十九號指令長蔡旭哲見面。先後執行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九號飛行任務的蔡旭哲,在神舟十九號任務出艙活動中創造多項紀錄:首次出艙以九小時刷新單次出艙時長世界紀錄、兩次飛行任務累計完成五次出艙活動,成為當時中國出艙次數最多的航天員。
學員亦參觀了北京航天城、酒泉衞星發射中心和國家航天局空間碎片監測與應用中心及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進一步了解國家的載人航天研發與應用。他們亦在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體驗航天醫學項目及航天員訓練項目,例如穿脫航天服及血液重新分布訓練。透過火箭模型製作課程,學員學習火箭的基本結構及模型火箭的組裝過程。
「少年太空人體驗營」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香港中華總商會合辦,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協辦,香港太空館策劃;在2009年首次舉辦,今年為第十四屆,歷年來共有約400名學生參與。今屆體驗營於5月展開招募,超過120名來自全港約80間中學申請者。獲選學員須歷三輪甄選,包括天文學和太空科學問答比賽,以及為期3日的營前集訓和面試,才能脫穎而出成為「少年太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