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龍於大坑的街道巡遊,冀為市民帶來平安幸褔。

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體育、文化及社區聯繫協作)葉巧兒(右六)聯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右七)、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王卉(左六)、灣仔區區議會主席黃宏泰(左四)及大坑坊眾福利會理事長袁效權(左七)等嘉賓為大坑火龍盛會主持開幕禮。
Jessie早前在迎月夜與親友到大坑,現場觀賞長達220呎的耀眼火龍在大街小巷巡遊,進一步了解這個傳統習俗的由來和歷史。
大坑火龍盛會上周於中秋節前後的三個晚上再次躍動起來,是疫情後首度於大坑復辦。這項擁有超過140年歷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自2010年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支持,近300人舞動著插有逾萬枝線香的火龍非常壯觀,亦是特區政府「香港夜繽紛」活動之一。
作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大坑舞火龍,相傳可以驅走傳染病,為市民祈求平安幸福。為讓市民進一步了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Jessie知道馬會除了支持大坑舞火龍以及相關教育活動外,亦自2012年起,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支持另外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地傳統活動,包括長洲太平清醮及大澳端午龍舟遊涌。此外,亦支持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舉辦「賽馬會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眾教育計劃」,致力於社區推廣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中華文化。
一如其他慈善捐助項目,馬會對以上項目的支持,有賴其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透過稅款和慈善捐款,將博彩及獎券收入回饋社會。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