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太在競選小冊子簽名。
【選戰專訪】房屋問題一向是政府的「重中之重」,亦是特首候選人林鄭月娥政綱的主打議題之一,其中亮點為「港人首置上車盤」,林太昨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可考慮撥出1至2幅私樓地,供發展商以混合發展模式推行有關計劃。另外,林太自評前晚電視辯論的表現,自言是「漸入佳境」,她並為「辭職論」解畫,強調其言論並非指民望或支持度,而是一旦有不能預見的事情發生,而主流意見與擔任特首職務有衝突時才會辭職。採訪:馮振超、鄭秀韻 攝影:黃文山、鍾式明、林俊源
林太在政綱中申明居住問題是新一屆政府施政重點之一,她在訪問中表示,一旦當選,會馬上展開籌措工作,包括籌備班底及落實政綱的建議,「市民希望政府馬上解決嘅問題,一定係房屋」,因此,房屋問題要「即刻做」,她並鎖定「港人首置上車盤」及「居屋出租試驗計劃」為兩個具體可盡快處理項目。她表示,留意到發展局長早前指新一年度私人房屋土地供應較好,「有2萬個單位,如果係咁,係咪可以攞1、2幅私樓地,試試做『港人首置上車盤』?」她進一步解說,「『港人首置上車盤』未必需要全部俾房委會做,係咪可以利用私人市場嘅效率同能力嚟幫手起?」
她指十多年前亦曾有類似做法,政府批地予私人發展商作資助及私樓混合式發展,「今次係咪可以咁,政府賣地,但地皮要較大規模,你(發展商)嚟買地,請你起自己單位,亦起『首置上車盤』。」
至於容許未補地價的25萬個居屋單位透過社企出租的試驗計劃,林太指有關計劃可能涉及需修改法例,需研究相關法例問題,「(落實)時間唔係我可以完全控制得到」,但強調希望在選舉後立即展開相關準備工作。
電視辯論 自評漸入佳境
另外,3位候選人前晚在7間電子傳媒合辦的辯論針鋒相對,林太自評當晚的表現是漸入佳境,「開始時唔係好習慣呢種方法,因最初講政治議題比較具爭議性,到經濟同民生,比較係我好擅長方面……」她在辯論期間亦間中展現幽默一面,她自言,「其實我本性都係有幽默感同埋幾好玩嘅人」。
對於與昔日同僚、現為對手的曾俊華在論壇經常出現唇槍舌劍場面,林太辯解,「其實唔需要咁激烈嘅」,但她指主要是配合他人要求,「有人話7台聯播節目好多人睇,想好睇啲就要多啲火花,如果我只係平鋪直敘講吓政綱,而唔係插吓口去講吓,『喂,你以前係咁樣咁樣㗎噃』,就冇咁好睇囉,所以我考慮咗主辦機構需要,做多啲反駁式言語。」她亦評論曾俊華在論壇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啦,如果有人話都係展示咗佢幽默,咁就係囉,但我覺得有啲地方,其實佢掌握內容可能唔係咁足夠。」
林太在論壇上的「辭職論」成為輿論焦點,她為此解畫,強調並非事前早有準備,「亦唔係特別有咩金句拋出或有咩soundbite」,而是回應現場觀眾問及是否信任香港人,「我當時演繹嘅唔係講緊呢場選舉、唔係講緊候選人嘅民望或受支持程度,係講緊七百幾萬市民對於已經在位嘅行政長官嘅期望,所以我話我係百分之百信任香港人,呢個係從心出發……」她續說,「但有啲不能預見嘅情況,當市民好主流意見,我作為行政長官,礙於某種原因我不能夠認同或接受,我話會辭職。」
「主流意見」定義 難以一把尺量度
至於如何界定「主流意見」,或是否以上街人數多寡作為準則,她坦言,「主流意見好難以一把尺去度,因為今日係咪話百分之五十一就係主流意見呢?」但她說,「如果有事發生時,大家會感覺得到呢個就係社會主流意見,以往亦有問責官員為此請辭,所以我覺得唔需要以數字式去定義。」
她昨出席競選活動時說,對於有傳媒將主流意見演繹為民望高低,她覺得有點「兒戲」,強調不論作為司長和特首,都不能輕言辭職,否則不是有承擔的人。
林太在訪問中亦提及中港矛盾與「港獨」風波,她指特首要擔當重要橋樑角色,向中央全面反映港人意見,並將中央對香港政策向港人清楚解說,她認為,「所謂社會撕裂、社會紛爭,唔係獨沽一味係政治,有好多其他因素。」她以香港與內地矛盾為例說,近年大量內地遊客來港本是好事,但因香港容量不足,「商場又唔夠、貨品又唔夠,樓又炒貴咗,市民覺得咁大量內地人嚟香港,影響緊我自己生活,於是開始有反感情緒。」她認為政府應研究如何增加容量,或在入境及遊客政策作短暫調校,「疏導一啲可能引致有矛盾、有紛爭出現,係政府需要做嘅嘢。」
冀聚焦新班子解決社會問題
今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被問及有否擔心「七一」出現大規模遊行風險時,林太說,「近年話俾我哋聽呢樣嘢都無可避免」,她希望今次選舉後,「大家都會定番啲落嚟」,聚焦特首領導的新班子,未來5年為社會解決種種經濟、民生方面議題。(相關專訪見A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