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鍾健禮、馬凱雲。(陳穎琳攝)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公布醫院全面價格調整安排,表示第一階段共檢視逾1,300項目,當中逾1,000個項目減價,包括泌尿外科、眼科、內視鏡、放射診斷及病理科服務,減幅由2%至雙位數不等,已於本月1日實行。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行政總裁鍾健禮指出,自上任以來聆聽各界對中大醫院的評價,有病人反映入院時出現收費超乎預期的醫療帳單;亦有不少聲音表示認為醫院收費不合理、與市場價格不符。是次重新檢視醫院收費,是希望在透明、可負擔的前題下作出格價調整以正視病人需求,並提升服務靈活度。
第一階段調整已於本月1日推出,其中共檢視1,358項目,當中1,011個項目減價,324個項目凍結格價,包括泌尿外科、眼科、內視鏡服務、放射診斷服務及病理科服務,減幅由2%至雙位數不等。鍾健禮表示,因這些科目涉及大部分病人亦有較高使用量,所以預先檢視以上項目。第二階段則將涵蓋乳房外科、婦科、骨科及化療服務,將於下月推出。中大醫院指,將繼續檢視其他收費項目,並視乎情況推出下一階段的收費調整。
格價調整涵蓋3個範圍
中大醫院候任財務總監馬凱雲指出,是次格價調整涵蓋3個範圍,包括醫院收費、定價收費及附加費,除了下調收費,如下調3種市民常用疫苗服務價格,包括新一代帶狀疱疹即生蛇疫苗、九合一HPV子宮頸癌疫苗及呼吸道合胞病痛疫苗;並下調深切治療及加護病房收費,並將手術室加收緊急服務及非辦公時間服務的附加費時間,由下午6時延長至晚上10時,即在晚上10時前所進行的手術會維持基本手術室收費。醫院亦在定價收費中提供更多治療選擇,例如眼科服務在更換人工晶體手術的定價收費中增設多焦距及散光人工晶體選擇。
不足1%項目提高價格
馬凱雲指出,是次全面檢視收費,經過更審慎的實際手術或治療項目成本計算,最終有不足1%(13個)項目提高價格。馬凱雲補充,價格調整安排中除分析成本外亦包含與市場價格對比,因此定價不會偏離市場。鍾健禮強調,所有對醫院有關格價投訴和反映會由其本人親自處理,希望藉此提高醫院透明度及可信賴程度。在於成本控制方面,鍾健禮則表示不會將貨就價,為保持醫院質量不會削減醫生及護士人手,亦已安排為前線醫護人員加薪;但會在後勤和管理方面減人手,以節省行政程序,有望每年節省逾2千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