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區公廁衞生情況逐個捉,民建聯揭曉滿分公廁(陳芷晴攝)
在街上人有三急,難免需到公廁解決,不過有些公廁的衞生情況實在令人卻步。民建聯走訪了中西區所有公廁,揭曉最高分至最低分的公廁,建議政府部門加強人手巡查公廁狀況。
民建聯今年6月至7月走訪中西區內53間男公廁及49間女公廁,相比起該黨在2018年巡查區內公廁的調查結果,區內整體公廁衞生情況明顯改善。女廁以54分為滿分來計算,男廁則因為有尿兜,以57分為滿分,各有一半男廁及女廁的評分在50分或以上,主要集中在中環、金鐘及半山一帶。中區公廁男廁及女廁平均分分別為53.22及51.62分;而西區公廁男廁及女廁平均分則分別為44.11及43.67分。
滿分公廁(在男、女廁均獲滿分)
- 香港公園內所有公廁
- 香港動植物公園公廁
- 堅道花園公廁
- 堅巷花園公廁
- 堅尼地道公廁
- 已連拿利公廁
- 克頓道公廁
- 旭龢道公廁
- 羅便臣道公廁
綜合整個中西區而言,評分最低的男廁是科士街兒童遊樂場公廁,只有30分;而女廁則以中山紀念公園公廁評分最低,只有29分。上述評分最低的公廁,均存在地面骯髒濕滑和有異味的問題。
指公廁是「國際旅遊名片」
中區公廁整體質素高於西區公廁,民建聯港島西立法會議員陳學鋒估計是由於中環代表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政府部門因而投放多些資源改善中區衞生。但他指公廁是「國際旅遊名片」,因為旅客未必懂得尋找商場的廁所,而會找公廁。例如最低分的科士街兒童遊樂場公廁,正正有很多內地遊客到旁邊的科士街籃球場「打卡」,可能會順道去公廁,陳學鋒促請政府加強資源改善公廁衞生。
調查發現,超過40%的公廁及廁格地面濕滑。另外,超過一半公廁無清潔更表,影響追查公廁的清潔工作。民建聯建議加強人手巡查公廁,加強監管外判承建商,使用電子打卡器,防止承辦商預先填寫更表;在公廁安裝電子資訊屏,顯示可用廁格、尿兜等資訊;在洗手盆安裝自動感應洗手液機;在廁格安裝廁板酒精消毒液,增設自動沖廁功能。目前本港出現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民建聯中西區立法會議員劉天正提倡改善公廁內的抽風設施及增加風扇數量,不但可改善異味,亦可保持地面乾爽,配合滅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