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3-07-22 09:30:00

催眠治療師資歷各異 臨床心理學家憂欠精神健康訓練致延醫 催眠治療師指僅處理情緒人生困擾

分享:
社會關注港人精神健康狀況,揭露本港精神健康人手不足。(資料圖片)

社會關注港人精神健康狀況,揭露本港精神健康人手不足。(資料圖片)

精神健康醫療人手長期不足,坊間湧現催眠治療師,接受約百小時訓練,獲頒證書及在海外學會註冊,提供「催眠治療」服務。有臨床心理學家指,催眠只是一種運用潛意識的技巧,而坊間「治療師」沒有專業認證,若沒有精神健康的訓練,或造成延醫,建議消費者了解相關人士履歷。有催眠治療師表示,一般人未必願意找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學家治療,較願意尋求催眠治療師協助,強調催眠治療師只會處理情緒和人生困擾,並會轉介有情緒病狀的病人往相關專業人士。

記者︰曾偉龍

社會關注精神健康醫療人手不足,坊間卻一直有各式「催眠治療師」、「沙盤治療師」及「精神治療師」等,提供不同類型的諮商服務。社交媒體平台亦有出現不少「催眠治療師」,標榜提供「催眠治療」服務,部分亦可為客人進行「前世回溯」。部分人同時聲明兼任「塔羅師」、「占星師」、「頌鉢治療師」或「身心靈導師」。參考他們提供的資料,其認證或註冊資格較多來自美國國際專業人才認證協會(IAPC)、美國國家催眠師公會(NGH)或美國催眠治療協會(ABH) 的催眠治療師,亦有稱取得中國高級心理諮詢師資格。

完成本地催眠治療師可獲外地註冊資格

參考網上資料,現時本地有不同機構提供催眠治療師課程,完成後可取得外國相關學會證書。不同機構的課時和課程各異,有課程需參加70小時網上課程,加上18小時面授課程,再參加18小時面授課及實務課,以及6小時有關行業情況的課時,完成後可取得三個機構的證書。有課程涉100課時,標榜「唯一獨創必成功視覺化訓練」,在催眠治療課程外,兼送「自我治療課」及「讀心術課」,完成後亦可申請三個機構的證書。有關課程的實際收費為10,800元至16,300元不等。本地亦有機構提供中國高級心理諮詢師的訓練,報讀者需具備中五或以上學歷或具備2年工作經驗,接受包括兩小時校內試的30小時培訓後,可獲推薦考取中國高級心理諮詢師認證。

Ad Block
催眠治療師在社交平台列出其認證和可提供的服務資料。(Instagram截圖) 催眠治療師在社交平台列出其認證和可提供的服務資料。(Instagram截圖) 催眠治療師在社交平台列出其認證和可提供的服務資料。(Instagram截圖)

僅處理情緒和人生困擾

催眠治療導師Charles Leung 表示,華人遇到情緒問題時,由於擔心有負面標籤,較少尋找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學家協助,反而較願意尋求其他服務協助,而治療方法只是工具,個案數據已清楚顯示催眠治療對求助者有幫助,應讓求助者自行選擇。他認為,催眠治療同屬精神醫療系統的一部分,屬基礎防範層面,但強調催眠治療師只可處理情緒和人生困擾,如發現求助者有抑鬱或其他情緒病情況,則會轉介專業人士跟進,「通常看三日,如果抑鬱的情況沒有改善,就需要轉介」。

全港僅約3000名NGH註冊催眠治療師

對於現時催眠治療服務在港不受規管,Charles 表示,催眠治療師會需按其註冊的外國學會的專業操守和守則執業,而且治療程序若出現事故,亦有上庭被告的風險,但認同若在港設資歷認證,可提高外界對行業的認知,以及培訓人才。據美國NGH數據顯示,至今年4月本港有3,219名香港的NGH註冊催眠治療師,他認為行業在港有很大發展空間。

臨床心理學家葉妙妍憂慮,若坊間的催眠治療師欠缺精神健康的培訓,有機會令求助者延醫,或用催眠應付所有狀況,未能提供最適切的治療。(資料圖片)

臨床心理學家葉妙妍憂慮,若坊間的催眠治療師欠缺精神健康的培訓,有機會令求助者延醫,或用催眠應付所有狀況,未能提供最適切的治療。(資料圖片)

臨床心理學家憂一藥治百病

臨床心理學家葉妙妍表示,催眠只是一項心理技巧,「將意識放進潛意識」,改變壞習慣和負面情緒,任何人都可以學習,自我催眠或催眠他人,並不神秘。但她認為,若坊間催眠課程只集中在催眠技巧,有關人士缺乏精神健康的訓練,未必可以診治問題,可能會令病人延醫;更擔心若「治療師」只懂一種技巧,未必可以運用最適合的方法協助求助者,「無論你患甚麼病,藥房都只是給你同一粒藥」。

倡檢查治療師有否專業履歷

她又質疑,參加了坊問的課程,是否代表擁有足夠的治療能力,「好似你學了很多養生、中醫理論,是否代表你是註冊中醫?」她又指,現時坊間治療師不受規管,任何人都可自稱治療師執業,「你都可以叫自己做催眠治療師、家庭治療師,若治療有任何事故,消費者沒有保障」,建議求助者查閱有關人士的履歷,是否是認可臨床心理學家、註冊社工或具認可輔導資格的人士,若有相關資格,則較能信任他們接受過精神健康訓練,有能力判斷求助者問題。她又指,現時臨床心理學家在港亦僅採用自願註冊制度,並非法定註冊,亦致業內出現未有專業資格的「臨床心理學家」。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