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大福預展十五運會獎牌 設計師:展現歷史文化與榮耀 (林俊源攝)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獎牌獨家供應商「周大福珠寶」今日(9日)起在啟德零售館2地下中庭舉行全城預熱活動,向公眾展示香港設計團隊主導設計的獎牌「同心躍」、「同心暖」及巨型藝術裝置。獎牌總設計師表示,獎牌經歷時約一年的設計、逾十個版本,當中藏有大量細節,如獎牌外圍66道光環,象徵着全運會66年歷史、內徑刻意設定為600毫米等,呼應今屆賽事。
周大福珠寶早前成為獎牌獨家供應商,負責領導獎牌設計和制作的工作,並設計出名「同心躍」和「同心暖」的獎牌,喻意大灣區粵港澳三地同心協力,共躍未來。獎牌內藏有大量細節,其中競賽和群眾項目獎牌「同心躍」正面採「三花映牡丹」概念,而在下方則為象徵中國的牡丹花,象徵大灣區背靠祖國,共同繁榮發展。而獎牌外圍的66道光環,象徵着全運會自第一屆至今已走過66年;獎牌綬帶則扣採用「同心結」設計,靈感源自港珠澳大橋。
獎牌另一面(亦被稱為吉祥物面),除了有以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白海豚為原型的吉祥物「喜洋洋」之外,設計融入了大灣區「三地水域文化」的元素,環狀浪濤展現珠江、香江、濠江三江匯合,形成的水環首尾相連,融匯成數字「15」,與第十五屆全運會呼應。
殘特奧獎牌首用盲文
至於第十二屆殘特奧獎牌「同心暖」就首次運用盲文技術,讓視障運動員也能觸摸榮譽,獎牌帶扣以嶺南傳統建築文化「鑊耳屋」作靈感,象徵官帽的兩耳,寓意著「顯赫」與「功名」,呼應全運會運動員獲獎的高光時刻;同時與競賽和群眾項目獎牌的同心結設計呼應。
林鴻勝形容設計工作是「國家級任務」
周大福珠寶集團創作總經理、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獎牌項目總設計師林鴻勝形容今次設計工作是「國家級任務」,與平常設計首飾截然不同,團隊希望透過圖案而非文字顯示全運會的元系「我哋唔想直接刻第十五屆全運會上去」,前後經歷十多個修改版本,最終成功糅合全運會精神及大灣區元素入獎牌,讓每個運動員拿到獎牌的時候有一份榮耀感。
啟德零售設獎牌概念展示區
獎牌概念展示區設於啟德零售館2地下中庭,展出期為10月9日至11月21日。展區設有2米高巨型獎牌供巿民打卡及近距離欣賞獎牌;亦有互動擊劍遊戲區、網球體驗區讓巿民體驗當下廣受歡迎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