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運會火炬傳遞儀式將於周日舉行。(蘇文傑攝)
為迎接十五運會下月9日正式開幕,十五運會火炬傳遞周日在香港、澳門、廣州、深圳4個城市同步舉行,共有200棒火炬傳遞,每個城市各50棒。火炬傳遞香港站共有50名火炬手,42名由香港提名,約一半為體育界代表,其餘8名由十五運會組織委員會提供。香港站第一棒火炬手為港隊男子乒乓代表黃鎮廷,他將會交棒予國家女子劍擊隊名將孫一文,其餘參與火炬傳遞的運動員,包括港隊女子游泳代表歐鎧淳、已退役的欖球運動員姚錦成,以及跑最後一棒的女子劍擊運動員佘繕妡。
火炬名單中亦有不少政商界代表,包括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的馬會主席廖長江、恒地主席李家誠、新地執行總裁郭基煇、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等。
香港火炬手名單:
第1棒:黃鎮廷,香港乒乓球運動員,是香港首位及唯一一位在乒乓球世界三大賽事(世界盃、世錦賽、奧運會)中奪得單打獎牌的男子球手。
第2棒:孫一文,東京奧運會女子重劍個人金牌獲得者,國家擊劍隊原女子重劍運動員。
第3棒:歐鎧淳,曾多次代表香港參加世界性賽事,包括五次參加奧運會、世界游泳錦標賽等,她在2016年奧運擔任持旗手。
第4棒:廖長江,2025/26年度香港賽馬會主席
第5棒:汪琳,中國海關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副所長。
第6棒:李家誠,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於2021年被授予金紫荊星章。
第7棒:姚錦成,效力中國香港欖球代表隊16年,他助港隊於世界與亞運賽場屢創佳績。
第8棒:馮興亞,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第9棒:謝鍵泓,中國香港沙灘排球運動員。
第10棒:朱加勤,香港籃球男子22歲以下組代表隊的主教練。
第11棒:葉德朗,曾在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的三項鐵人項目中在男子精英青年組獲得銅牌。
第12棒:易桂平,國家移民管理局廣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黃埔邊檢站二級高級警長。
第13棒:林詩鍵,中國香港高爾夫球總會會長。
第14棒:張永恆,香港電車公司的品牌負責人。
第15棒:利哲宏,少數族裔代表,成長於一個巴基斯坦裔的草根家庭,現時是一名中學副校長。
第16棒:霍震霆,長期擔任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及多項體育界的公職。
第17棒:李振豪,前香港空手道運動員。
第18棒:王佩兒,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企業事務及政府關係總監。
第19棒:胡瑋琛,香港青年代表,今年17歲,在校擔任領袖生。
第20棒:楊開將,曾任中國香港手球總會董事會副主席及執委會主席,積極推廣手球發展。
第21棒:郭基煇,香港廣東青年總會發起人及執行主席。
第22棒:周潤宏,天星小輪有限公司總經理。
第23棒:李靜,於1999年成為香港乒乓球員,搭檔高禮澤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乒乓球男雙項目中,取得銀牌,亦是香港回歸後首枚奧運獎牌。
第24棒:楊晉瑋,在九巴和龍運工作多年,負責車務營運。
第25棒:容樹恒,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及骨科系主任及國際運動醫學聯會副主席和香港特區政府社區體育事務委員會主席。
第26棒:李嘉文,運動員生涯共出戰過兩次(2008及2016)奧運會,並於3屆(2006、2014及2018)亞運會上為香港共贏得3銀1銅。
第27棒:張偉良,前輪椅劍擊運動員。
第28棒:林漢平,巴斯夫一體化基地(廣東)有限公司亞洲大型項目總裁。
第29棒:黃焯添,於 2014 年加入冠忠巴士集團,目前擔任集團之首席營運官。
第30棒:蘇熙驊,香港青年代表,為中醫醫學院學生。
第31棒:廖曉朗,中國香港田徑運動員。
第32棒:聶偉文,為中國香港單車隊領隊。
第33棒:金澤培,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第34棒:何澤堯,是香港人耳熟能詳的著名騎師。
第35棒:丁欣怡,2024 年巴黎奧運會奪藝術體操集體全能冠軍,打破歐洲長期壟斷。
第36棒:陳欣怡,青年代表,於2022年起擔任青途發展社區發展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
第37棒:梁芝榕,前香港代表隊成員,多年為中國香港保齡球隊出戰賽事。
第38棒:黃永光,因其大澳文物酒店及世界各地文化保育工作而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銀紫荊星章。
第39棒:鍾澤文,城巴董事總經理。
第40棒:蔣東強,中電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及執行董事。
第41棒:呂慧翔,本港首名輪椅醫生。
第42棒:孫甜甜,2004年雅典奧運會網球女子雙打冠軍,開創了中國網球突破性的歷史。
第43棒:謝苡琳,香港青年代表,現為香港特區政府民政青年務局連青人網路幹事成員。
第44棒:蔡紀駿,中國香港男子七人制橄欖球隊隊長。
第45棒:Lamia Sreya RAHMAN,孟加拉裔,正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第二年的法律博士課程。
第46棒:鄭志雯,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副主席兼執行董事。
第47棒:應家柏,自 2007年出任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
第48棒:鄭兆康,香港擊劍代表隊總教練,帶領劍擊運動員贏得不少獎項,包括張家朗於2020東京奧運會取得男子花劍個人金牌及2024巴黎奧運會男子花劍個人金牌;與及江旻穗於2024巴黎奧運會取得女子重劍個人金牌。
第49棒:梁國成,香港賽區的義工大使,前香港男子籃球成員,曾參加第八屆全國運動會。
第50棒:佘繕妡,香港女子擊劍運動員,2025年于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女子重劍個人賽奪金。
澳門站火炬手名單包括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人大常委高開賢、澳娛綜合常務董事何超鳳、美高梅董事長何超瓊等;廣州及深圳站的火炬手中,有國家女子花劍隊前主教練雷聲、現任國家乒乓球隊總教練李隼、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霍震寰等。
火炬傳遞於星期日上午9時於深圳舉行啟動儀式,香港、澳門和廣州於上午9時30分分別舉行起跑儀式,同步開展火炬傳遞。火炬傳遞結束後,4個城市的代表會將火種送回廣州,並在下午約5時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行融火儀式,以銜接十五運會開幕式場內火炬傳遞和燃點主火炬。
港島及九龍明日至周日實施特別交通安排
因應星期日舉行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火炬傳遞,本港由明日起至星期日在港島及九龍分階段實施特別交通安排。警方表示,受影響道路將在火炬傳遞後適時開放。港島方面,金紫荊廣場外的博覽道東一帶,星期日上午8時起封閉,附近一帶有交通改道措施。九龍部分道路於星期日早上8時30分起封閉,包括介乎麼地道與梳士巴利道的彌敦道一帶等,附近同樣有改道安排。
火炬傳遞期間,警方將臨時封閉途經的行人天橋,禁止市民進入,其他途經的公眾地方將預留位置供市民觀賞。警方預計屆時尖沙咀一帶交通較為擠塞,呼籲駕車者保持忍讓,亦提醒市民如前往道路管制地區,應及早規劃行程,盡量使用公共交通服務。
十五運會火炬傳遞活動,星期日於香港、澳門、深圳和廣州同步展開。香港站路線橫越維港兩岸,由政府總部起步,最後在啟德體育園中央廣場進行收火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