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5-07-17 04:30:13
日報

加快港珠澳大橋口岸通關 擬推人面識別過關

分享:
沙頭角中英街檢查站已啟用人面識別「無感通道」。

沙頭角中英街檢查站已啟用人面識別「無感通道」。

往返中港兩人地人流日見頻繁,科技或解決口岸「塞人」問題。保安局長鄧炳強表示,有計劃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推行人面識別過關先導計劃;亦已開始與內地部門研究在蓮塘/香園圍口岸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

立法會大會昨討論疏導陸路口岸人流,就人面識別過關安排,鄧炳強指,沙頭角檢查站已推行了先導計劃,效果理想。下一步擬在港珠澳大橋口岸試行,現正進行系統作改善、基站設計及測試等工作。

就較多市民或旅客使用的羅湖口岸和福田口岸,有議員關注到能否在短期內在該兩個口岸使用兩地一檢通關模式,鄧炳強回應指,羅湖口岸位處舊大樓內,要在現有地方做「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挑戰非常大,但有計劃在蓮塘/香園圍口岸試行。此外,香園圍使用兩年多以來,客流已超出設計容量,他承認,截至6月,該管制站日均出入境人次為約7.8萬人次,周末及假期期間,日均出入境人次超過9.1萬人次,是管制站設計流量的3倍。入境處現正於該管制站離境大堂進行優化工程,工程完成後e道數目將由14條增至18條。正研究進一步增加e道及傳統櫃枱的數目。

adblk5

有議員亦反映,近月多個大型演唱會完場後,旅客即時返回內地,致港深兩地唯一24小時開放的陸路口岸——皇崗口岸在凌晨時仍有大批過關旅客,建議政府可在一些特別日子延長羅湖口岸通關服務時間疏導人潮。

鄧炳強表示,相關人潮通常在演唱會結束後45分鐘陸續抵達落馬洲/皇崗口岸、1.5小時內完成疏導;強調過境人流較多,關口運作暢順有序。他指若延長通關,牽涉兩地口岸運作,要考慮一籃子因素,包括實際需要及資源運用等。

ADVERTISEMENT

20周年「全城撐本地消費3重大激賞」! 即睇活動詳情!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