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展寰指垃圾徵費成備用工具,日後視乎需要及條件再考慮
政府繼續暫緩垃圾收費。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不是取消垃圾收費,而是變成備用工具,日後會視乎需要及條件再考慮。
謝展寰在電台節目表示,垃圾收費是一個工具,目標要推動減少廢物,做好分類回收。他說,過去20多年,政府做了大量宣傳教育,但仍看成效不太大,垃圾棄置量仍然增加,但市民對回收減廢認知亦有提高。他說,是否重推垃圾收費,要視乎減廢進程是否達至樽頸,其他手段是否都達不到目標,以及當時的民情和經濟大氣候等。
指無浪費公共資源
被問到有關宣傳及行政工作,包括印刷膠袋等涉及多少開支,謝展寰說,全面統計要等到本財政年度完結才能計算,去年涉及的開支約9千萬元。他說,相關人手也已調配去處理其他工作,因此沒有浪費公共資源。
謝展寰又說,當局一方面推動減廢回收,另一方面興建轉廢為能的設施,首座I-PARK今年落成,明年可以投入運作,第二座I-PARK已在招標中,北部都會區亦已預留地方興建第三座。但他說,只要每日垃圾棄置量減至9,000噸以下,便能免卻興建第三座轉廢為能的設施,節省數以百億計費用。
原文刊登於 香港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