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指「冒牌水」事件當中涉人為疏漏。(資料圖片)
政府早前從飲用水供應商「鑫鼎鑫」購入冒牌飲用水,審計署昨提交就採購招標過程之調查報告,提及事件涉人為疏漏情况。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指,政府會委任未參與過事件的官員進行紀律調查,涉逾10名物流署及庫務科人員,強調「退休與否都查」。他又指,專責小組已就事件推出6項先行措施以及早堵塞漏洞,預告正研究一些牽涉面更廣的方案,並預期在今年年底前發表檢討報告。
政府昨日公開審計署的管理建議書,建議書指出,事件涉人為疏漏。物流署未有就文件上公司印章的名稱不正確(明顯詐騙跡象)直接聯絡製造商核實文件的真偽,以及即時向相關執法機構舉報;反映署方不但在核實投標者資料方面有所不足,部門人員也欠缺防範詐騙的意識。
審計署亦指出,署方沒有對鑫鼎鑫進行財政審核,雖做法或符合《採購規例》,但該公司只有3名全職員工,並沒向政府供應樽裝飲用水紀錄,且連番出現違反合約規定的情況。因此當時或須要求鑫鼎鑫證明其財力足以符合合約要求。
許正宇(左)指,劉焱(右)負責進行紀律調查。(周令知攝)
許正宇:人員洞察力和警覺性不足
身兼政府採購機制專責小組主席的許正宇回應報告指,小組已提出6項先行措施,並已督促物流署落實;感謝審計署提出不少建議,相關建議與先行措施(見表)和正研究、年底推出的長遠優化方案方向一致。
推動「主人翁工作文化」
他提到,6項先行措施中包括物流署發放內部工作指引,訂明在擬備招標文件、評審投標書及合約管理各個階段進行盡職審查的具體要求和指引;本月起已擴大原有內部審計專隊的職能,並重組為「採購及物料管理審核組」,以風險為本原則加強抽查各部門採購時的盡職審查工作,並適時上報。同時推動「主人翁工作文化」,「令同事為政府進行採購時,像為自己購物一樣謹慎」。
調查物流署及庫務科人員
許正宇指,事件固然涉及懷疑欺詐行為,但亦顯示人員洞察力和警覺性未配合現今商業社會情況。政府下一步會進行紀律調查,並由從未參與過事件的勞工及福利局常任秘書長劉焱進行調查,以示公正。他重申,已表明若事件調查發現涉人為因素,必定會嚴肅處理。劉焱指,調查涉及逾10名物流署及庫務科人員,將釐清他們在事件中的責任輕重,如是否有違反部門規定、有不當行為、工作表現是否未符合職級標準等。她稱已開始調查,有需要會約見涉事人士作陳述,目標在今年底完成調查,若有紀律或表現問題,會交予公務員事務局跟進。
政府採購機制專責小組 六大先行措施
調查包括已退休人員
被問及調查是否包括已展開退休前休假的物流署前署長陳嘉信,許正宇回應稱,具體事務牽涉前線、中層及高層人員,不論人員是否已退休都會包括在調查對象內。
何英傑:有助避免再次發生
香港物資採購與供銷學會主席何英傑相信當局實施的措施有助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他提到,現時不少大型企業都有類似措施,如對投票商進行文件驗證、背景審查、實地視察廠房等,防止採購過程出錯或受騙。他又認為,當局邀請首長級甲一級政務官劉焱負責紀律調查工作,反映政府重視今次事件和整個採購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