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會倡每年派育兒津貼鼓勵生育(蘇文傑攝)
香港生育率低企,工聯會建議政府每年向家長派發2,500元育兒津貼,以鼓勵生育。
工聯會婦女事務委員會本年6至8月訪問了315名46歲以下受訪者,僅有25%表示4年內考慮生育。受訪者認為最大生育阻力依次是住屋問題、撫養的經濟負擔及撫養的時間成本。住屋方面,焦點小組訪談中有不少年輕夫婦甚至表示,婚後因房屋問題而被迫分居。
陸頌雄:酒樓結業因為少了小朋友
育有一子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分享個人例子,指應強化父親的育兒參與機會,他指與兒子關係良好,經常一起踢足球。他曾經向太太提出生育多個小孩,但太太隨即問「你有幾多時間湊先?唔好我湊晒」,陸頌雄指由於議員工作繁忙,「已經答唔到落去」。除了時間,養育子女的經濟負擔令很多人卻步,除了政府提供的2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工聯會建議向所有家長發放每年2,500元的育兒津貼,直至小朋友12歲。陸頌雄指「就算基層好慳住養小朋友,一、二百萬都走唔甩。唔好只得出世畀封大利是,每年提供生育津貼有效鼓勵生育。係投資,但亦有回報,需要可持續人口支撐經濟發展」。他又指很多酒樓結業,其中一個原因是小朋友少了,家庭生活亦隨之減少,少了一家人到酒樓吃飯。
此外,工聯會建議為生育後的婦女提供彈性工作制,同時設半年產後「保障期」,防止僱主因覺得女性員工需照顧小朋友,工作能力減弱而解僱她。工聯會副會長程岸麗則關注目前托兒服務不足,她建議參考內地經驗,在各區社區服務大樓向非牟利機構購買服務,設立托兒服務中心,並將服務時間延長至晚上及覆蓋周末;鼓勵區內公司資助僱員使用托兒服務名額,鼓勵已育婦女盡快重回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