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
市建局研究將土瓜灣對開的維多利亞港、一帶沿海和內陸地區發展成海、陸、空三合一的「東維港灣區」,集旅遊、商業和住宅等於一體,冀善用海港資源並釋放維港潛能。另外,立法會日前通過修訂《保護海港條例》,市建局稱有助為海濱發展「拆牆鬆綁」,駁通「斷裂位」可為發展「東維港灣區」創造良好條件。有立法會議員擔心,以市建局目前財困的情況,達到有關發展願景最少要15年。

市建局冀釋放維港潛能。(資料圖片)

市建局建議把土瓜灣附近一帶包括對開海面,發展成集休閒娛樂、旅遊、商業和住宅於一體的「東維港灣區」。
政府早年曾計劃在啟德機場停用後,在其對開維多利亞港大幅填海,惟及後在2004年放棄。市建局總監韋志成在網誌表示,紅磡以東的土瓜灣沿海一帶目前甚具發展潛力,有條件發展優質的海濱和海灣,再配合更新和活化內陸地區成為維港東面一個全新的「灣區」(Victoria Cove Area)。
韋志成指出,土瓜灣對出的水體呈三角形,面積約348公頃,較維港沿岸其他「海灣」大,如計及土瓜灣內陸土地,整個「東維港灣區」的面積更達798公頃;若透過宏觀而整全、以「海—岸—陸」三合一的新規劃概念,充分發揮和融合維港水體、灣岸海濱及內陸建設的優勢,絕對有條件成為全港首個集休閒娛樂、旅遊、商業和住宅於一體的「東維港灣區」,並提到會研究在土瓜灣對開水體加入親水活動及其他休閒、體育活動的可行性。

海心公園「魚尾石」是海濱「斷裂位」之一。

「五街」項目在東維港灣區範圍內。(資料圖片)
冀駁通海濱用地「斷裂位」
立法會上星期三讀通過《保護海港條例》修例草案,簡化小規模填海工序以促進海濱改善工程,包括放寬海濱長廊、行人板道等填海工程限制,總面積上限為0.8公頃。韋志成稱,土瓜灣現仍有部分空間因屬私人住宅項目或商業設施用途,未有開放予公眾而造成數個「斷裂位」,包括海心公園對開的自然景觀「魚尾石」、涉及私人業權的翔龍灣對開臨海煤氣設施和青洲英泥碼頭用地。他認為,修例有助為海濱發展適度地「拆牆鬆綁」,使貫通土瓜灣沿岸海濱用地更靈活和有更大發展機遇,駁通「斷裂位」亦為發展「東維港灣區」創造良好的條件。
市建局已委聘顧問公司展開「土瓜灣海濱研究」,從宏觀角度一併研究和規劃土瓜灣內陸地區、海濱空間用地的連接和暢達性,以及水體建設的發展,期望善用海港資源並釋放維港作為航道以外的潛能,充分發揮維港的特色和其策略性位置。
議員憂市建局財困欠資金
九龍中立法會議員楊永杰指,俗稱「五街」的土瓜灣明倫街/馬頭角道項目毗鄰住宅翔龍灣,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地盤,市建局如成功收購該處業權,並在發展時按規劃預留15米臨海空間,便有望打通現有海濱長廊連接啟德體育園等地,又有信心市建局能在其轄下範圍辦好商業活動。不過,他坦言五街項目本身成本也要100億元,擔心市建局自身財困影響發展,「到底有冇咁多資金做呢個規劃」;又指出五街項目即使現在開始重建也要10年,惟目前「連出價都未出,收購進度也要幾年」,料要達到韋志成提及的願景,最少需時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