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大團隊將VR技術應用於早產嬰兒專業培訓項目。
初生嬰兒十分脆弱,照顧早產嬰更要加倍留神及技巧。香港中文大學兒童雙語研究中心團隊採用虛擬實境(VR)混合培訓模式,應用於早產嬰兒專業培訓的項目,提升兒童復康專業人員照顧嬰幼兒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計劃推出3年已為218位兒童復康界前線人員提供培訓,並有意讓新手父母接受訓練。
早產嬰兒因身體各內臟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容易出現健康問題,需要特別護理技巧悉心照料。中大兒童雙語研究中心與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獲香港公益金資助,推出「VICTOR嬰幼專業培訓計劃」,主要對象包括醫護工作者、教育護理專業人士,以及高風險嬰兒(如早產嬰兒)的照顧者及家庭。培訓內容是透過VR技術結合網上學習,護理人員可在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下練習護理技巧。參加者戴上VR眼鏡配以適當裝備,練習餵食、扶抱、更換尿片、俯臥時間、轉移身體、抓握等,並由治療師指導。團隊亦研發具感應功能的模擬嬰兒,讓參加者練習時可更貼近現實。
參加者認為計劃效果理想,約八成參加者表示參與計劃後,面對嬰幼兒的護理知識、專業能力和信心均有所提升;如奶樽餵哺的平均完成時間由首次的29.35秒,經反覆練習後縮短至8.54秒。

陳嘉霖(左三)及馬玉儀(左四)介紹計劃詳細及成效。
負責計劃的中大兒童雙語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馬玉儀博士表示,計劃為前線人員可以自訂個人化學習方案,以紓緩實習不足的問題。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兒童復康服務服務總監陳嘉霖則指出,計劃是為已掌握照顧嬰兒的基本知識的參加者提供一個實習機會,在接觸真實嬰兒前,先嘗試運用學到的技巧。計劃目前已在逾10個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及其他非政府組織試點運行;團隊亦將致力開發更多互動培訓單元,期望未來可將計劃推廣至大專院校課程,並擬允許新手父母報名參加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