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騙案疑似攻港!近日多名市民反映,自己並未網購,卻收到速遞公司送來的神秘包裹,包裹上印有市民姓名及電話等個人資料;內附一塊面膜及一張淘寶「抽獎券」,背面印有不明二維碼,手法與內地近年頻現的「快遞騙案」高度相似。香港淘寶回應指,該抽獎券屬第三方詐騙行為,已即時成立專案組跟進。有專家提醒,切勿掃描抽獎券上的二維碼,以免個人資料外洩。
包裹上的收件人資料均屬於事主本人或家屬。(網上圖片)
包裹內有一張「淘寶備戰雙12」優惠的假抽獎券。(網上圖片)
近日有多名市民在社交平台發文,指收到由陌生人從元朗同發大廈順豐站寄出的速遞包裹,包裹上的收件人姓名、電話及地址均屬於事主本人或家屬,令事主感到不寒而慄,「好得人驚,本身諗住去報警」。
部分收件人打開包裹發現,內有一塊面膜及一張印有「淘寶備戰雙12」優惠的抽獎券,背面附有二維碼。有市民表示,家人收到包裹後立即棄掉,並提醒其他人切勿掃描抽獎券上的二維碼,以防有詐。
抽獎券背面附有可疑的二維碼和領取編號。
淘寶指抽獎券「並不是來自我們」
香港淘寶回覆傳媒查詢時指,該抽獎券「肯定並不是來自我們淘寶官方」,是第三方的詐騙行為。香港淘寶已即時成立專案組,正在釐清問題。
央視報道指「內地常見快遞騙局」
翻查資料,該手法與內地常見的快遞騙局相似。內地央視網早前報道指,受害人收到一件來歷不明的速遞郵件,包裹內有一張外觀精美的中獎卡,聲稱「刮獎」即送禮品。當受害人掃描卡上的二維碼,便進入釣魚網站或假冒客服,被誘導刷單做任務。騙徒初時會給予「甜頭」,但最終會以「任務超時,系統卡單」為由,一次過騙走大額本金。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這是「O to O」(online to offline)形式的釣魚騙案,騙徙以印刷實體卡和郵寄包裹形式增加成本,減低市民戒心。
他又提醒,在人工智能時代,「要整一個App似足淘寶,可能只需半個鐘」,市民收到所謂優惠券時須保持警惕,切勿輕易掃描二維碼或下載來歷不明的應用程式,應檢查相關二維碼所連結的網站是否屬官方平台,有需要時可致電官方查詢。同時切忌在釣魚網站或假冒應用程式輸入個人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