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擊冷氣機滴水!食環署洗樓巡查全港300黑點 新偵查系統 添夜視鏡助夜間搜證
天氣炎熱,冷氣機頓成市民「生活必需品」,然而冷氣機滴水問題亦愈見嚴重!食環署表示,今年處理逾5千部滴水冷氣機,數字近年亦有倍增趨勢。署方5月起採用全新打擊方式,「洗樓」巡查各區300個黑點;同時引入「冷氣機滴水調查系統」,讓人員可在大廈外調查樓高達40層的滴水,並有助解決以往夜間調查時的取證困難。署方提醒,共同營造優質居住環境須各方努力,籲市民定期為冷氣機進行檢查維修。

冷氣機滴水調查系統調查範圍可達40層高。(鍾式明攝)
食環署指,近年冷氣機滴水投訴有上升趨勢,由2022年約2.58萬宗,每年遞增至去年3.47萬宗。而今年截至7月31日,接獲18,480宗冷氣機滴水投訴個案。署方採用全新策略,針對全港約300個主要黑點進行「洗樓」,包括美孚新村、北河街及油尖旺區;其中30個對市民滋擾較大的地點,如市民候車處,署方亦增加巡查次數。由5月起,洗樓行動共發出5,200個「妨擾事故通知」,而獲發通知的住戶亦有所改善。
研第三代調查系統增AI監測
助理署長(行動)溫智舜表示,除了更主動調查,署方早前與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合作,研發兩代「冷氣機滴水調查系統」協助調查。他指出,系統配備紅外線夜視技術鏡頭,可在低光源下識別滴水源頭,偵測高度可達120米,即約40層樓高;人員須手動控制,如有發現即可錄影作證據。
溫智舜指,新科技有助大幅縮減調查取證時間和調配人手,以往食環人員多數於日間執法,在系統協助下,署方現可安排七成人手於夜間執法,署方兩代「冷氣機滴水調查系統」現時各擁有19部,並已投放在各區使用。他又透露,有意研究第三代調查系統,加入AI以實現自動監測滴水處。
不遵從「妨擾事故命令」可罰款5萬元
另外,《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已作出修訂,並於本年上周日(17日)開始生效,其中提及人員調查時段由早上7時至晚上7時,延長至晚上10時;處所擁有人或佔用人在收到調查通知後,未能於14日內容許執法人員進入處所調查,而未有合理辯解,即屬違法、最高罰款5千元。同時,不遵從妨擾事故通知及「妨擾事故命令」最高罰則分別調高至1萬元和5萬元。油尖區環境衛生總監陳家俊提醒,當發現滴水源頭,將向有關住戶發出妨擾事故通知,要求住戶在指定時限內解決問題,否則即違法被署方檢控。署方未來會繼續與各區議員、關愛隊及私人物管公司,透過傳播工作宣傳冷氣機保養知識,推動市民正視及跟進冷機滴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