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蘿蔔快跑早前亦在數碼港展開自動駕駛車輛測試。
自動駕駛車輛技術漸趨成熟,未來有望徹底改變出行方式。運輸署公布,批出兩項自動駕駛車輛先導牌照,分別批准在九龍東指定路段,以及連接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與機場航天城的航天走廊進行自動駕駛跨區測試。
首個項目獲准使用10輛自動駕駛私家車,在啟德發展區及九龍灣指定路段進行測試;首階段每次最多6輛車可於指定時段在九龍城區及觀塘區同時運行,行駛路線涵蓋「啟航1331」(青年驛站)至港鐵啟德站,途經承豐道、啟成街、宏光道等多條主要道路。測試期間,車上會有後備操作員隨行,以便在需要時接管操控。
第二個項目則涉及7輛自動駕駛公共小型巴士,於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與航天城之間的航天走廊進行測試。測試初期每輛車均設有後備操作員,以便有需要時接管車輛操控,並須展示運輸署發出的先導自動車標籤,方便其他道路使用者識別。先導牌照的詳情已上載運輸署自動車測試網頁。
運輸署指,自去年底首個自動車測試項目於北大嶼山展開以來,測試進展顯著,已實現多車同時運行、載客測試、路段擴展及車速提升等技術突破。署方亦於今年6及8月分別批准東涌及數碼港的測試項目,運作大致暢順。署方強調,會持續以安全為首要原則,汲取經驗優化技術標準,推動自動車邁向無人化、規模化及商業營運,並協助業界拓展右軚市場。
將獲准在啟德發展區及九龍灣指定路測試的百度蘿蔔快跑表示,今年第4次獲批擴大在香港的測試區域;強調將積極響應香港政策,安全有序地推動自動駕駛車輛在港測試和發展。同時持續招聘並培養本地人才團隊,並舉辦多場創新科技和科普活動,包括校園技術講座等,讓市民了解及體驗自動駕駛技術,期望可實現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願景。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經理張飛揚指出,與航天走廊相比,九龍東路線人流更密集、路況更複雜,有助驗證自動駕駛技術在香港城市環境的可行性。他建議政府初期應限制測試車輛以低速行駛,降低風險,待收集更多數據後再逐步提升車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