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正宇(左)指,政府下一步工作會進行紀律調查。(周令知攝)
政府今日(20日)公開審計署就審查採購樽裝飲用水招標過程所提交的管理建議書,當中指出事件涉及人為疏漏情况;同時公布政府採購機制專責小組提出就「鑫鼎鑫」冒牌水事件的先行措施,包括發布內部指引、成立「採購及物料管理審核組」、加強人員培訓防範詐騙、建立主人翁工作文化等6項措施。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指,措施盼提升人員盡職審查能力,讓人員「有權、可用識用、敢用」,措施分圍度改革、加強部門間信息互通和重塑工作文化三方面,盡早堵塞政府採購程序的漏洞。
許正宇指,事件固然涉及懷疑欺詐行為,但亦顯示人員洞察力和警覺性未配合現今商業社會情況;在8月專責小組首次會議後,已表明若事件調查發現涉人為因素,必定會嚴肅處理,指當局下一步工作會進行紀律調查,並由從未參與過事件的勞工及福利局常任秘書長劉焱進行調查,以示公正。
劉焱指,調查將涉及逾10名物流署及庫務科人員,將釐清他們在事件中的責任輕重,是否有違反部門規定,以及是否涉有不當行為,工作表現是否未符合職級標準等。她稱已開始調查,有需要會約見涉事人士作陳述,目標在今年底完成調查,若結果顯示有紀律或表現問題,會交予公務員事務局跟進。
許正宇 :退休否都查
被問及紀律調查是否包涵已展開退休前休假的物流署前署長陳嘉信,許正宇回應稱,具體事務牽涉前線、中層及高層人員,不論人員是否已退休都會包括在調查對象內,調查後的相關紀律處分將交由公務員事務局決定。
6項措施堵塞採購漏洞
至於6項先行措施,許正宇提到,物流署今日進一步發放內部工作指引,訂明在擬備招標文件、評審投標書及合約管理各個階段進行盡職審查的具體要求和提供詳細指引,協助採購人員更有效防範潛在欺詐行為;由10月起已擴大原有內部審計專隊的職能,並重組為「採購及物料管理審核組」,作為第三方審查專隊,以風險為本原則加強抽查各部門採購時的盡職審查工作,並適時上報。
另外,物流署已修訂《招標和合約的標準條款》,涵蓋規定投標者和承辦商須同意政府可直接向第三方核實所提交資料的真確性,並容許政府在審核標書過程和合約期間進行實地視察等;條款亦賦權政府在發現承辦商提交虛假陳述或不真確資料時,可即時終止合約。
至於加強部門間信息互通方面,物流署十月中已設立內部電子資料庫,持續蒐集各部門就承辦商投標情況和合約表現,供採購人員隨時查閱,從而更有效及早識別高風險投標者。與此同時,物流署已聯同香港警務處和香港海關在九月舉辦講座,重點向負責採購和財務工作的人員講解騙案手法和識別技巧;署方亦正安排培訓班,詳細講解新訂立的內部工作指引。
專責小組正研究一些牽涉面更廣的方案,並預期在今年年底前發表檢討報告,提出達致「表裏兼顧、標本兼治」的方案,讓政府採購工作更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