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5-07-28 13:05:41

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逝世享年105歲 奉獻半生擲數億建首間私立大學

分享:
香港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逝世,享年105歲。

香港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逝世,享年105歲。

香港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逝世,享壽105歲。他與夫人鍾期榮(2014年逝世)於1971年創辦樹仁書院,一直堅持四年制,在1990年代拒轉為受資助的三年制大學,直至2006年獲政府批准成為香港首間私立大學。胡鴻烈與鍾期榮節衣縮食,把全部積蓄傾注在樹仁,為教育奉獻,半世紀以來為樹仁投入數億港元。

樹仁大學表示,胡鴻烈於昨日(27日)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辭世,享壽105歲,樹仁大學仝人深切悼念,出殯儀式和追思活動的舉行日期將另行公佈。

行政長官表示哀悼

行政長官李家超對胡鴻烈辭世表示哀悼,並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李家超說,胡鴻烈與妻子鍾期榮一同創辦樹仁書院,增加香港青年接受專上教育的機會,並始終堅持『敦仁博物』的教育理念,不遺餘力推動樹仁成為樹仁學院和香港首所私立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胡鴻烈為香港樹仁大學親力親為,直至離世前一直擔任校監兼校長,深受師生和校友敬重及愛戴。胡鴻烈為香港專上教育發展付出龐大財政資源和個人心血,春風化雨,為香港立德樹人,並一直積極參與公共事務,貢獻卓著,他於2008年獲頒授大紫荊勳章。

adblk5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亦對胡鴻烈辭世深表哀悼,深信大家將永遠銘記這位教育先驅的無私奉獻及崇高精神。

香港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逝世,享壽105歲。(香港樹仁大學) 胡鴻烈與夫人鍾期榮(2014年逝世)於1971年創辦樹仁書院,一直堅持四年制,在1990年代拒轉為受資助的三年制大學,直至2006年獲政府批准成為香港首間私立大學。 (樹仁大學網站圖片) 香港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逝世,享壽105歲。他與夫人鍾期榮(2014年逝世)於1971年創辦樹仁書院,一直堅持四年制,在1990年代拒轉為受資助的三年制大學,直至2006年獲政府批准成為香港首間私立大學。  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在2021年2月度過他101歲生日。 (樹仁大學網站圖片) 香港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逝世,享壽105歲。他與夫人鍾期榮(2014年逝世)於1971年創辦樹仁書院,一直堅持四年制,在1990年代拒轉為受資助的三年制大學,直至2006年獲政府批准成為香港首間私立大學。 香港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逝世,享壽105歲。他與夫人鍾期榮(2014年逝世)於1971年創辦樹仁書院,一直堅持四年制,在1990年代拒轉為受資助的三年制大學,直至2006年獲政府批准成為香港首間私立大學。 香港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逝世,享壽105歲。他與夫人鍾期榮(2014年逝世)於1971年創辦樹仁書院,一直堅持四年制,在1990年代拒轉為受資助的三年制大學,直至2006年獲政府批准成為香港首間私立大學。  香港樹仁大學(樹仁大學網站圖片) 天王劉德華2017年獲樹仁大學頒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劉德華與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交談。(樹仁大學新傳網)  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樹仁大學網站圖片)  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在2021年2月度過他101歲生日。 (樹仁大學網站圖片) 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在2022年出席50周年校慶典禮 (樹仁大學網站圖片) 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在2022年出席50周年校慶典禮 (樹仁大學網站圖片)

與妻鍾期榮創校 2006年成首間私立大學

胡鴻烈是浙江紹興人,於1920年出生,1942年於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1944年考取了外交官第一名,其後遠赴海外深造,攻讀法律,1952年獲法國巴黎大學頒授法學博士,1954年考獲英國倫敦大律師資格。精通中、英、法、俄四國語言的胡鴻烈之後回港執業,鑽研國際法律問題之餘,亦參與多項改善民生的工作。他曾任市政局議員及香港立法局議員,關注香港青少年犯罪問題、協力落實香港推行九年免費教育、努力推動中文為官方語言及為徒置區居民爭取安居之所。

用盡積蓄購跑馬地洋房 創辦樹仁書院

上世紀70年代,香港高等學府僅有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全港適齡青年可升入高等學府的比例僅1.5%。為讓更多有志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1971年,胡鴻烈與鍾期榮放棄原本衣食無憂的生活,用盡70萬元積蓄購入跑馬地一棟三層小洋房創辦樹仁書院,胡鴻烈任校監,鍾期榮任校長,並於1976年成為認可專上學院,改稱香港樹仁學院。

樹仁一直堅持四年制,拒轉為受資助的三年制大學,堅持私人辦學,覓地於寶馬山自資建校,拓展學院規模,在夫婦二人經營下,樹仁學院終在2006年獲政府批准,成為香港第一間私立大學。政府在2012年也因應推新高中,八間資助大學轉為四年制。

adblk6

不是為了牟利 而是為了「樹人」

胡鴻烈伉儷創辦樹仁不是為了牟利,而是為了「樹人」,他教育學生首要一條是「我們應當愛中國,因為我們是中國人!」夫妻倆確定「樹仁」的校訓是「敦仁博物」,「敦仁」是指做人的態度要積極,要學會幫助人家;「博物」是指做學問不能馬虎。夫婦倆節衣縮食,把全部積蓄傾注在「樹仁」上,半世紀以來為樹仁投入數億港元。

胡鴻烈在社會民生及專上教育的重大貢獻,贏得各界讚譽,1998年獲特區政府頒發金紫荊星章,2008年獲頒大紫荊勳章。
 

adblk7

ADVERTISEMENT

第2輪消費賞開始!勁送iPhone / 水波爐 / 行李箱 / 電飯煲!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