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來排名最高 世界人才排名香港躍升第4 成亞洲之冠 取代新加坡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昨發布《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排名第4,比去年的第9位大幅躍升5位,更在兩年間升12級,為歷來所得排名最高;同時取代了新加坡成為亞洲之冠。行政長官李家超認為,排名證明政府的努力,將持續培育和加強引進人才。
IMD世界人才排名連續11年舉行,根據「投資及發展」、「吸引力」和「就緒度」作為評分指標,今年總共有69個經濟體納入評分。排名頭三位分別是瑞士、盧森堡和冰島;香港上升5位至第4;新加坡則下跌5位至第7,另外排首10位的亞洲國家或地區亦包括排行第9位的阿聯酋。報告指, 香港在3個人才競爭力因素均連續第二年上升。其中,「吸引力」排名攀升8位至第20;「就緒度」及「投資及發展」的排名均上升1名,分別位列第3及第12。
在各項指標方面,香港的科學學科畢業生百分比繼續高踞全球第一,財務技能排名升至全球第3;而管理層薪酬、管理教育效能和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均位列全球第5,國際經驗和教育評比(PISA)則位列全球第6。除此之外,受訪商界高管認為,香港對外籍高技術人才的吸引力也日益增強(從第26位上升至第16位),並擁有充足的技術勞工(從第26位上升至第11位)。這些優勢顯示,有針對性的改革和投資可顯著提升人才的競爭力。惟高管亦認為,香港需要進一步改進的是,生活成本指數排名跌至歷年來最低(第66名);以師生比來衡量,中小學均排名全球第19位,亦顯示香港的小學和中學教育品質亦有待進一步提升。

香港於《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中排名第4。(周令知攝)
李家超:證明政府努力
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一個論壇時指出,排名證明港府在教育、創新科技及引進人才方面政策措施收效,政府會繼續對準香港八大中心戰略定位,加強培育及引進人才。李家超又稱,香港是全球唯一城市,擁有多至5所世界百強大學,本地優秀的高等學府培育出不同領域的世界級科學家及研究人才;又表示:「我們的排名在過去兩年跳升12級,這清晰印證香港特區政府致力推動教育及人才發展,結合香港的科研實力與內地的創科及製造業能力,我們決意要成為世界領先的創科中心。作為香港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我們的市場有充足的流動資金、初創投資者、創投基金以及私募基金去推動創新及創科企業。」
多名官員在社交平台回應排名。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透過勞福局的社交平台發文,指多項人才競爭力因素的上升,正正代表了人才被香港的營商環境吸引,同時企業員工在港工作積極,人才外流對香港競爭力的影響日漸減少,加上香港企業對培訓員工愈趨重視,或成香港得以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教育局長蔡若蓮認為香港在教育平等方面表現突出,未來將繼續堅定投資教育,並推行獎學金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全方位吸引各地優秀人才來港升學,同時培育本地人才,鞏固香港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地位。政務司長陳國基亦表示,將進一步提升人才庫的多元性和人才計劃的成效,適時作出優化,同時加強培育和善用本地人才,建設國際教育樞紐,為香港未來發展提供更強大的人力支撐。

《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