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昨發表去年度工作報告,去年共接獲1,838宗投訴,較前年減7%,但需轉介警方考慮作出檢控的個案則大增近四倍、達112宗。當中涉及直接促銷的投訴亦增加22%、達393宗,有109宗轉介警方調查,較前年的28宗大增近3倍。
私隱專員黃繼兒(圖)解釋,涉及直接促銷的投訴及轉介個案有所增加和直銷手法改變有關,包括在直銷來電中,可說出市民的個人資料增加可信性,和以不同的開場白吸引市民。公署呼籲市民,在收到懷疑直銷電話時,先花少許時間聽取來電者所說資料,收集該公司的資料,方便公署處理投訴更易搜證。
黃繼兒又指,不少年輕人對保護個人資料及私隱的意識不高,為了能夠盡快使用部分應用程式和社交網站,未必留意有關個人資料政策的條款。部分人甚至在權衡風險後,仍選擇犧牲個人資料換取使用權。
另外,公署去年共接獲73宗與選舉活動有關的投訴,其中51宗與立法會換屆選舉有關,主要和個人資料被用於選舉活動年。
智能手帶未提用家資料儲存方式
此外,公署抽查5款本地製造的智能健身手帶及支援的應用程式,無一款有向消費者說明個人資料會如何儲存,當中只有一款承諾使用保安措施保障個人資料;公署促請生產商清楚列明,保障用家私隱。